患者年龄1岁,男性。主诉阴囊肿大、小腹膨胀、昼夜啼哭、遍身发疹、午后发烧、小便色黄泡沫多。舌中及舌心黄腻,风气二关指纹略紫。中医诊断为湿热之证,湿热侵入血分,湿热下流少腹阴部,气机阻滞。二诊见囊肿渐消,疹子稍退,啼哭已止,但疹子复增,午后发热,少腹仍胀,口唇干燥,小便色黄,大便酱溏,诊断为湿热深伏。三诊见阴囊肿大全消,遍身发疹,神识不清,指纹深紫,诊断为湿热化燥,郁毒内蒙心窍,营血耗损。四诊病情基本痊愈,诊断为热病伤阴。
热病伤阴疝气病湿热之证气机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27岁。高热,四肢酸软无力,头痛,纳呆,呕吐,右腹痛,胁痛,胃痛,口干、口苦,溲黄。舌红、苔薄黄,脉弦数。发热持续,体温40℃~41℃。病机属湿热内蕴,肝胆失和。舌象红、苔薄黄,脉弦数。口干欲饮冷,溲赤,脉洪大而数。苔黄,脉洪大。口干欲饮,体温波动。苔薄黄。
热病伤阴胆系感染肝气郁结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2岁,女性,主诉双眼视力急剧下降,伴有眼球胀痛半月余。中医病名双眼暴盲,证型肝经郁热,风邪外侵,玄府郁滞。望诊舌质红而苔薄白,舌象质红而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未提及。切诊脉象弦。病程半月。
热病伤阴双眼暴盲肝经郁热风邪外侵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岁,性别女。主诉为抽风反复发作,病程一年,每月发作一至二次,共发作二十余次。主要症状为两手发紧、咬牙、两眼上吊,持续约三至四分钟缓解。发作前夜睡不安,烦急不宁。舌象苔薄白,舌质略红。脉弦略滑。中医诊断为热病伤阴,肝热痰扰。
热病伤阴肝热痰扰
查看详情 →
七岁男童,左目角膜白翳遮睛失明。疹后病程。中医病名:蟹睛。证型:热病伤阴,正气不足。病因病机:热病伤阴,正气不足,不能抗邪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弱。问诊见疹后病史,目症明显。切诊脉细。
热病伤阴麻疹后角膜溃疡正气不足风热上攻
查看详情 →
6岁女性患者,主诉发热后出现脑炎后遗症,表现为不能站立、言语不利、失语、频繁抽搐、昏迷。舌红苔少,脉细数。病程两个月,脑萎缩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属热病伤阴,虚风内动,病因病机为热邪伤阴,津血虚乏,筋脉失养。望诊见舌红苔少,闻诊未提,问诊示症状复杂,切诊脉细数。
热病伤阴柯萨奇病毒性脑炎津血虚乏虚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8岁男性,主诉夜间身体不自主搐动,双肩上耸,上肢痉挛,双手握拳颤抖,病程3个月。中医病名搐动症,证型虚风内动,病因病机为热病伤阴、筋脉失养。形体偏瘦,神志清楚,精神良好,舌淡,苔白,脉缓。
热病伤阴搐动症虚风内动筋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13岁男性,疹后二目失明。乌珠苍白,瞳孔不分。肝肾阴虚,麻毒入里,热病伤阴。面色无华,舌淡,脉细弱。目失明,瞳孔不分,乌珠苍白。
热病伤阴痘疹后目失明麻毒入里黑睛翳膜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