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地+气滞血瘀+痛经

患者年龄23岁,女性。主诉经期腹痛,伴腰酸、经量少不畅、夹紫红血块。病程4个月。中医病名为痛经,证型为胞宫虚寒,冲任气滞。望诊见舌苔薄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经期腹痛、腰酸、经血不畅,切诊脉象沉细而带弦。
痛经气滞血瘀胞宫虚寒冲任气滞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经期腹痛剧烈,月经量少色黑,病程3年仅来5次。中医病名痛经,证型寒凝血瘀,病因病机为寒邪客于胞络,冲任受损。舌苔正常,脉象沉迟。
痛经寒凝血瘀冲任不调气血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来潮疼痛难忍,连及腰部胀痛,得热则减,月经色暗量多,挟血块及黏膜样分泌物,行经前乳房胀痛,畏寒怕冷,纳差神疲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,冲任虚寒。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,冲任虚寒,寒凝气滞血瘀。
痛经肝郁气滞冲任虚寒气血凝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19岁,经前小腹胀痛,遇寒加重,伴恶心、小腹下坠,经血色暗有块,舌暗,脉弦,月经初潮15岁,经期不定,膜样痛经,辨证为气滞血瘀,经脉不畅。
痛经气滞血瘀经脉不畅小腹胀痛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29岁,经行后期,经量不多,持续3~5天,经期腹胀痛难忍,腰酸倦怠,经色紫黑有条块,块下则痛减,舌质暗,舌边尖有瘀点,脉沉涩,诊断为气滞血瘀痛经。
痛经气滞血瘀腹胀痛经量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,主诉经性腹痛10余年,加剧2年,经行量多欠畅,色暗红夹血块,少腹及乳房胀痛,经净后缓解,带下量多色白质稀,腰膝酸软。舌澹苔薄白,脉细小弦。中医诊断阳虚宫寒,冲任失养。病因病机为阳虚宫寒,冲任失养,寒凝胞宫,气血不畅。舌象澹红苔薄腻,脉细。
痛经气滞血瘀肾阳不足冲任失养
查看详情 →
39岁女性,经期小腹胀痛3年,月经量少,经行不畅,色紫暗有血块,块下痛减,经前乳房作胀。舌质紫暗有瘀斑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病名:痛经。证型: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:肝失条达,冲任气血瘀滞,不通则痛。望诊:舌质紫暗有瘀斑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经期小腹胀痛拒按,月经量少,经行不畅,色紫暗有血块,块下痛减,经前乳房作胀。切诊:脉弦。
痛经气滞血瘀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经行周期紊乱,经量少,小腹疼痛剧烈,经将行时乳房及小腹胀痛,经行后缓解。病程自1982年1月婚后开始。中医病名痛经,证型冲任亏损,气滞血瘀。望诊舌质澹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描述经行症状及病史。切诊脉象沉细。
痛经气滞血瘀冲任亏损
查看详情 →
38岁,痛经6年,进行性加剧3年,腰酸肛门坠胀,里急后重,便意难忍,形寒畏冷,恶心呕吐,头痛如劈,经前两乳胀痛,神烦易怒,面色晦暗,舌紫边有瘀点,脉弦细,痛经,气滞血瘀型痛经。
痛经气滞血瘀子宫腺肌症乳腺增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痛经20年,加重2年。月经初潮15岁,行经正常。现行经第一天,腹痛剧烈,畏寒肢冷,腰痛如折,大便不成形,痛甚则恶心欲吐,心烦纳呆。舌淡暗,脉细弦。辨证为气滞血瘀,寒凝胞脉。初诊时舌质红,脉细滑。复诊时乏力神疲,腰膝酸软,脉细舌淡。后续辨证为气血不足、血不上荣。
痛经气滞血瘀寒凝胞脉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月经初潮13周,3年间仅来5次,经期腹痛剧烈,量少色黑。舌苔正常,脉象沉迟。辨证为痛经,病机为寒凝血瘀,冲任受损。病位在子宫、冲任,病因属寒凝血瘀,病机以“不通则痛”为主。
痛经寒凝血瘀冲任失调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