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角刺+乳腺增生+气滞血瘀

女,50岁,左乳房乳晕部结块,质硬不坚,推之可动,有轻微胀痛,肿块随喜怒消长,伴有左上肢疼痛,病程40天。中医诊断为乳腺增生病(乳癖)。症见乳房结块,随情绪变化而波动,伴有左上肢疼痛。
乳腺增生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痰凝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6岁,女性。主诉乳腺增生,月经提前、紊乱、色黑、痛经,面色无华,形身消瘦,多梦,尿黄,阴痒。舌淡、苔少,脉弦稍数。辨证为肝郁脾虚,气滞血瘀,湿热下注。舌红、苔少,脉细。
乳腺增生气滞血瘀月经紊乱肝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女性。左侧乳房包块4个月,推之可移,时有轻微疼痛。中医诊断乳癖病。病因情志不舒,肝失疏泄,脾失健运。病机气机不畅,痰瘀阻络。证型乳癖病(乳腺小叶增生)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气滞血瘀乳腺小叶增生肝气郁结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月经过多,心悸,乏力,手足心热,盗汗,夜寐多梦。中医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。舌红少苔,脉沉弦有力。舌淡红,少苔,脉沉弦。舌红,苔白,脉沉弦有力。面色晦暗,舌暗红,少苔,脉沉弦。病程未明确。病因病机涉及肝气郁滞、冲任失调、气血不足、痰瘀互结。证型未明确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象、脉象及症状描述。
月经过多冲任失调肝气郁滞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女性,主诉双侧乳房胀痛1年,加重3个月。病程1年,情绪抑郁诱发,双侧乳房可扪及多个结节状肿块,质软、推之活动,触之疼痛。经前加重,经量少色黯有血块,小腹冷痛,胸闷疲乏,纳呆,善叹息,白带量多色白质清稀,大便干,小便黄。舌质澹嫩边尖有瘀点,苔薄腻,脉弦涩。中医诊断乳癖,证属肝郁气滞痰凝。
气滞血瘀乳癖肝郁气滞痰凝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,主诉不育6年,解除避孕4年。月经周期25天,经期4~5天,经前腰腹痛、乳房胀,行经腹痛,白带少,近月有溢乳、乳房刺痛。舌质红,苔白腻,舌下络瘀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、气滞血瘀、湿热瘀阻之不孕,乳腺增生,子宫肌腺病。子宫输卵管造影示双侧输卵管阻塞,B超示双乳腺增生,子宫略增大,回声欠均匀。
气滞血瘀乳腺增生不孕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双侧乳房胀痛,右侧疼痛并向右肘肋牵扯,睡眠差。舌质暗红,苔黄厚腻,脉沉滑略数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缓滑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沉滑。舌质澹红,苔薄略滑,脉沉细弱。中医诊断乳癖,证属痰湿化热,气滞血瘀。面色正常,舌象提示痰湿内蕴,脉象示沉滑、细、缓。闻诊未提,问诊涉及乳房胀痛、睡眠、月经量少、情绪相关症状,切诊示脉沉滑、细、缓。
气滞血瘀乳癖肝气郁结痰热互结
查看详情 →
35岁女性,主诉乳腺增生伴经期胀痛,月经衍期,色黑有块。舌紫、苔薄白,脉弦小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,痰凝乳络。舌象紫,苔薄白,脉弦小。病程较长,症状与情志相关,月经异常,局部有结节。
乳腺增生气滞血瘀痰凝乳络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主诉乳腺增生4年。右侧乳房胀痛,偶有心慌,乏力,胃脘部时有不舒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乳核,证型气虚痰瘀。舌质暗,苔黄腻,脉弦细。舌质暗,苔薄白,脉沉细。舌质澹暗,苔薄白,脉沉滑。
乳核气虚痰瘀乳房胀痛月经延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月经过多1年,心悸,乏力,手足心热,盗汗,夜寐多梦。舌淡红、苔薄白,脉弦滑。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。症状包括月经量多、经期延长、心悸、乏力、手足心热、盗汗、夜寐多梦。舌淡红、苔薄白,脉弦滑。乳癖,乳房胀痛,肿块边界不清,质地中等,活动度好,乳头有黄色分泌物。舌红少苔,脉沉弦有力。病程较长,病情反复。病因病机涉及肝气郁滞、冲任失调、气血不足、痰瘀互结。
乳腺增生月经过多子宫肌瘤肝气郁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30岁,双乳房胀痛近3个月,疼痛牵及腋下,经前明显,月经先期,痛经,白带量多色黄,头昏多梦,心烦,心悸,胸闷气短,眼睑及下肢肿胀。舌红有瘀斑,尖生芒刺,苔薄黄,脉弦细。乳腺增生。肝郁化火,脾虚挟瘀。
乳腺增生气滞血瘀肝郁化火脾虚挟瘀
查看详情 →
53岁 女性 月经过多1年 心悸 乏力 手足心热 盗汗 夜寐多梦 舌澹红 苔薄白 脉弦滑 多发性子宫肌瘤 舌澹红 少苔 脉沉弦有力 舌红 少苔 脉沉弦 舌暗红 少苔 脉沉弦 舌红无苔 脉缓滑 舌红少苔 脉沉弦而数 中医病名:多发性子宫肌瘤 证型:冲任失调 肝气郁滞 气血不足 病因病机: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 痰浊内生 痰瘀互结
月经过多多发性子宫肌瘤乳癖气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