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素有善咳、脚气,烦劳阳虚之体,嗜酒积湿。恶寒,鼻塞清涕,喘咳不得卧,痰气壅于中,湿热脚气动于下,阳虚血动。面色晦暗,舌色润泽,脉象静小。病因病机为外感新寒,宿饮内动,痰湿壅盛,阳虚血动。中医病名为咳喘,证型为痰湿壅肺、阳虚血动。
善咳脚气痰气壅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喘息痰气上逆,病程先咳而后肿。中医病名为湿蒸腑痹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舌象白,脉象濡。主诉为痰气上逆,病程特点为先咳而后肿。望诊见舌象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喘息与痰气上逆,切诊见脉象濡。
痰气上逆湿蒸腑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女性。主诉少腹胀满,小便难解,病程3~4年,症状时重时轻,近日加重。神疲乏力,言语无力,头昏耳鸣,纳少。苔薄,脉细。中医诊断中气下陷证。病因病机为中气不足,溲便为之变。病位在少腹,涉及膀胱气化功能。
癃闭中气下陷虚证
查看详情 →
产后五旬,体虚不复,面色苍白,夜不安寐,不能纳谷,呕吐,大便泄泻,虚汗自出。右濡软,左虚弦,苔白腻。心营失养,脾胃两伤。营卫不和,心神不安,脾胃运化失常。肺胃之气失于和降。心悸不安寐。面色苍白,苔白腻,苔腻。脉濡软,左虚弦。
产后蓐劳心营失养脾胃两伤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8岁。主诉黄疸,目黄、身黄、尿黄、口苦。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黄疸,证型肝胆湿热。病因病机为湿热郁蒸。望诊舌苔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黄疸、目黄、身黄、尿黄、口苦。切诊脉数。
黄疸肝胆湿热湿热郁蒸瘀热在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37岁。经血暴流3天,伴五心烦热、心悸眩晕、夜不能寐、周身酸软、肋下隐痛、少腹拘急而热、胃中痞满不食。面色萎黄,舌质红、苔腻,脉虚细而数,血压80/40毫米汞柱。诊断为崩漏,辨证为劳伤冲任,思虑伤脾,湿郁化热,湿热传于胞宫。
崩漏冲任亏损湿热内蕴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8岁,男性。主诉反复腹泻20余年,脐腹痛10余年,日泻7~8次,水样便,畏冷。舌苔薄白,脉象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,兼水湿下注。病因病机为脾胃受纳运化失权,水湿内停,清浊不分。四诊信息显示舌苔薄白,脉象细。
脾胃虚寒水湿下注腹泻腹痛腹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1岁,男性。主诉右侧肢体不遂,言语謇涩。病程1个月。中医病名:中风。证型:肝肾亏虚。病因病机:肝肾亏虚,虚火内扰。望诊:面色红,舌质紫黯,苔薄黄。闻诊:无特殊描述。问诊:头晕头痛,耳鸣,腰膝酸软,寐少梦多,尿黄便秘。切诊:脉弦。
中风后遗症肝肾亏虚心火暴张阴虚阳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3岁。右上腹胀痛不适3个月,发现肝内肿块半个月。面色萎黄,身体消瘦,舌质紫暗,舌苔澹黄少津,脉细涩。中医诊断为原发性肝癌,辨证为肝郁脾虚,瘀毒内结。舌澹紫苔白,脉沉细涩。舌澹红苔薄白,脉细。舌澹紫、苔薄白,脉弦微数。
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瘀毒内结舌澹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出现臂麻或疼、头眩、咳呕便溏、汗泄、肢清。脾胃阳虚,痰饮内生,水谷酒醴半酿为痰浊,循络旁行,溢冒上行,泛滥中道,充斥营卫。面色苍白,舌苔白腻,脉沉。病程较长,四五十日未愈。中医病名为痰饮,证型属脾胃阳虚兼痰湿内阻,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,痰饮内生,外感新凉,宿饮内动。
脾胃阳虚痰饮内停湿热蕴结臂麻肢痛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患者,主诉痿证4月余,双腿痿软无力,可站立但不能行走,双足底微有烦热感,舌红苔薄黄,脉细,辨证为肝肾阴亏。
痿证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岁,性别女。主诉左腿不能完全伸屈,行走不利。病程一个月。中医病名属肢体疾病,证型为瘀血阻滞。病因病机为瘀血阻滞经络。望诊见舌红,苔薄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提示有肌注史。切诊见脉弦细。二诊时舌澹红,苔薄黄,脉细。
感冒后肌注血瘀阻滞瘀血阻络筋脉不通
查看详情 →
76岁男性,恶寒喜温,动则作喘,近感外邪,寒热自汗,咳嗽气短。舌质澹而略有薄苔,脉浮缓而无力,四肢欠温,鼻流清涕。肾阳不振,摄纳无权,复感外风,与宿饮相搏。病程未明。
肾阳不振外感风寒咳嗽气短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59岁,男性。小便不通10天。主诉为小便不通,病程10天。病史显示1年前曾有小便频数病史,治疗未愈。检查见舌苔白,脉沉细而数。诊断为癃闭,辨证为湿热蕴积,水热互结。望诊见病容痛苦,舌苔白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提示口干不喜饮水,少腹憋胀疼痛,坐卧不宁。切诊见脉沉细而数。
癃闭湿热蕴积水热互结苔黄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50岁,左腿腓肠肌部红赤肿痛痒,病程20天。舌苔黄腻,脉滑。中医病名丹毒,证型湿热下注,病因病机湿热内蕴,外感邪毒。望诊舌象黄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主诉红肿痛痒,切诊脉滑。
丹毒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。主诉结婚7年未孕,下腹坠痛,经前加重,病程年余。中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炎,辨证为寒滞血瘀。症状包括经行后期、量少色黯有块、带下量多色白、腰骶酸楚。检查见下腹触痛,子宫后倾,双侧附件包块压痛。舌质黯,脉弦涩。
慢性盆腔炎寒滞血瘀腰腹坠痛经行后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咳嗽,伴有盗汗发热,四肢逆冷,六脉弦紧。中医病名咳嗽,证型肺肾阴阳两虚,以阳虚火衰为主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咳嗽、盗汗、发热、四肢逆冷,切诊见六脉弦紧。
咳嗽肺肾阴阳两虚阳虚火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耳下作痛,肿痛加剧,项间肿硬,肉色如故,内焮连胸。脉滑数。脓内溃。足三阳热毒之证,为寒凉凝结,不能外溃。面色如常,舌象未提,声音无异常,气味无特别,病程未明。
耳下肿痛项间肿硬脓内溃足三阳热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3岁。主诉恶寒发热、胸痛、咳嗽、咳吐脓血腥臭痰。病程自4月初起。中医病名肺痈,证型热毒蕴肺,痰瘀互结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苔黄厚而干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有咳吐脓臭痰、呼吸气促、烦热口渴。切诊脉象滑数。四诊信息显示热毒蕴肺,痰瘀互结病机。
肺痈热毒蕴肺痰瘀互结肺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男,59岁,主诉胸部不适,伴有咳嗽,咳痰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肺癌,证型气阴两虚,痰瘀结聚。舌苔薄黄,舌质红绛,边有瘀斑,脉左沉弦而细,右沉而滑。症状包括咳嗽、胸部不适、吐白色稠痰、头晕乏力、胸部刺痛、全身多汗、心烦口干、不思饮食、夜寐不佳、大便干结。
肺癌气阴两虚痰瘀结聚脾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