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岁男性患者,主诉头痛剧烈,呕吐不止,头向后仰,颈项强直,颜面微红,目赤上视,四肢厥冷,神志昏蒙,嗜睡,大便多日未解,小便黄赤。舌红,苔薄黄,脉滑数。中医诊断为“风温发痉”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,秽浊之气上扰,蒙闭清窍,侵犯胃腑,胃气上逆。望诊见颜面微红,舌红苔薄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痛、呕吐、神志异常、大便不通、小便黄赤。切诊见脉滑数。
神志昏蒙风温发痉秽浊上扰胃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9岁,男性。身热,头痛,肢重,纳呆,口渴,胸闷,舌苔厚腻,脉濡数。身热递次升高,病程较长。舌苔厚腻,脉数。身热不除,大便秘结,口中气秽,胸部红疹,烦躁,夜寐妄语,苔厚燥,脉数无力。神志时清时昏,唇干裂,脉缓无力。神志昏蒙,便血,脉细如丝。便血止后,唇干,手足抖动,舌质红,脉虚细。身热渐退,脉缓弱,舌苔微干。
神志昏蒙湿温病表里同病气分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女性,主要症状为心悸眩晕、胸闷气急、多次昏厥,病程约2个月。心率42次/分,面色苍白,精神委靡,四肢不温,冷汗淋漓,舌澹苔薄白,脉沉迟欲绝。中医诊断为心阳虚衰,气血失调。
神志昏蒙房室传导阻滞心阳虚衰气血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神志昏蒙、胡言乱语、意识不清、啼哭嚎叫、呼之不应、夜寐不安、肌肤甲错、手足心热、体温37.4℃、汗出、四肢不能自立活动、二便不知。舌红,苔白厚腻,脉弦细数。中医病名为病毒性脑炎,证型为毒热内陷厥阴,肝经失养。病因病机为毒热内陷厥阴,耗伤真阴,营阴虚少,不得滋养。
神志昏蒙病毒性脑炎毒热内陷肝经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病程伤寒12日至伤寒半月,热在弛张不定,神志迷蒙,谵语不休,脉来模糊数,夜间神昏、谵语,热型升降无定,体力、津液亏耗,多言与不静皆能引起气急,热仍在高峰,胸次烦热,口渴引饮,舌边尖红,舌润,新苔已布。中医病名伤寒,证型属气阴不足,病因病机为湿热日久,化燥化火,正气不足。望诊见舌边尖红,舌润,新苔已布;闻诊未提及;问诊见神志昏蒙、谵语、口渴引饮;切诊见脉来模糊数。
神志昏蒙伤寒气阴不足津液亏耗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62岁,胸闷心痛,神志昏蒙,肢厥肢冷,病程30分钟。主病为胸痹,证属心阳欲脱,肺心衰竭。舌紫绛,苔少,脉滑躁疾。
神志昏蒙胸痹危象心阳欲脱肺心衰竭
查看详情 →
36岁,腹痛骤作,呕恶频频,四肢厥逆,神志昏蒙。六脉沉伏。太阴中寒,证属险恶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脉沉伏。神志昏蒙,四肢厥逆,腹痛剧烈,呕恶频繁。脉沉伏。
神志昏蒙太阴中寒寒凝胃肠四肢厥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5岁,女性。主诉咳嗽、气喘10年,发热、咳嗽、气喘及神志昏蒙5天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、肺气肿、肺心病、Ⅱ型呼衰、右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、胸腰椎骨折、Ⅱ型糖尿病。中医诊断痰饮、咳喘、肺胀。神志昏蒙,乏力嗜睡,循衣摸床,两手乱动,气息迫促,面色微红,口干舌燥,舌质鲜红,苔黄乏津,脉细滑促数。邪热伏匿少阳,正气大虚,伤阴劫液。邪热久羁,余热不退,留连于肺胃。气阴两虚,邪热久羁。
神志昏蒙肺心病呼吸衰竭痰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主诉头额如山压顶,头重嗜寐,神志时清时昏。病因与情绪有关,因未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气愤成病。舌苔脉搏正常。中医病名为神昏,证型为气郁痰阻,病因病机为肝气被郁,脾气不升,气郁痰结,阻蔽神明。望诊未见异常,舌苔脉搏正常,问诊提示情绪因素,切诊未见异常。
神志昏蒙肝气郁结气郁痰结痰浊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女性,主诉突发右侧肢体不用,神志朦胧不清,左侧肢体偏废不遂,神志昏蒙,不省人事。舌红苔黄厚,脉弦数而滑。喉中痰声辘辘,脘腹胀满,大便3日未解。中医诊断中风病(中脏腑)。病因病机为气机逆乱,上蒙清窍,痰热内阻,腑气不通。
神志昏蒙中风病中脏腑痰热壅盛
查看详情 →
68岁女性患者,主诉气上逆而喘,喉有痰鸣声,不能讲话,病程30分钟。病史提示饮菜汤后出现胸脘满闷,气喘痰鸣。望诊见面色微黯,舌苔白厚腻。脉象沉滑。中医诊断为痰厥证。
神志昏蒙痰厥证气上逆痰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,发热、咽痛1周。高热,不恶寒,反恶热,咽痛,咳嗽,痰黄,心烦,渴喜冷饮,汗出,口苦,神志昏蒙,小便短赤,大便干结,舌质红,苔黄津少,脉洪大而数。急性热病容,咽部充血,扁桃体Ⅱ°肿大,双肺呼吸音粗。中医诊断:春温。辨证:温邪犯肺,气分热盛。
神志昏蒙春温气分热盛温邪犯肺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