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妇,33岁。神疲乏力,食纳不佳,食入腹胀,大便溏泻,泛酸嗳气。舌质澹,苔薄黄,脉沉细。面晦暗,形体消瘦。胃反,脾失健运,胃失和降证。病位脾胃肾。证属脾胃失和,升降失司。舌质澹,苔薄黄,脉沉细。
胃反脾肾不足脾失健运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胃痛病史10余年。胃纳尚可,时有头晕,大便稀薄量多。舌质淡红,苔薄腻,脉细弦。中医病名胃反,证型气血两虚,脾虚肝郁。病因病机为胃病日久,脾胃虚弱,痰凝气滞,热毒血瘀。
胃反气血两虚脾虚肝郁胃纳尚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。两眼失明,气色昏蒙,身体消瘦,精神委靡,面色萎黄,语声不扬,时作恶而呻吟,头痛、眼痛,便秘,三个月前得胃病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二个月前得眼病,初起干涩昏花,逐渐昏暗,不能视物。舌质红绛,脉大无力。诊断为胃反,胃虚不能消谷,食物精微无法上达以荣目系,导致目病青盲不睹。十年后身体健康,十五年后右眼流泪不止,诊断为上液之道不密,因泪为肝液,老年肝风内动。二月后因事烦心躁,突然晕厥跌仆,不省人事,半身不遂。
胃反青盲胃虚便秘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42岁,溃疡病行首次胃切除术后,突发腹中绞痛,继而呕吐,病程较长,周期性发作。胃气损伤,和降失司,胆汁逆流,浊气相激。噫气频作,大便时溏时秘,纳差,形瘦。脉象未提及,舌象未提及。
胃反胃气损伤胆汁逆流浊气相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,主诉曾患胃溃疡,经多次手术治疗。食物入后晚间胀闷吞酸,消化不良。脉弦紧。舌象未提,面色未提,声音气味未提,病史提及胃溃疡手术史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望诊、闻诊未提。问诊提及胃部不适、身体疲乏、吞酸。切诊脉弦紧。
胃反胃溃疡脾胃气虚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女性。主诉上腹部胀痛伴进食不畅2月,加重1周。刻下症见上腹部胀痛,进食不畅,乏力纳差,大便干。舌质澹红,舌苔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胃脘痛,证属肝气郁滞、脾胃不和。
胃反胃脘痛肝气郁滞脾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女性。主诉上腹部疼痛,食后恶心呕吐,胸脘板闷,食后呕吐,大便燥结,头晕头痛,心悸烦躁,间或失眠,经前鼻衄,经来色黑有块,带下色白质稠有腥气。中医病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继发幽门不全梗阻。证型痰火内结。病因病机饮食失节,脾胃受伤,水谷内停不化,肝失条达,木火移热于胃,煎熬成痰,壅塞中焦。望诊面色润华,舌质红,苔白厚腻。闻诊口苦咽干。问诊上腹痛,呕吐,大便燥结,头晕头痛,心悸烦躁,失眠,经前鼻衄,带下异常。切诊脉弦滑。
胃反十二指肠溃疡幽门梗阻痰火内结
查看详情 →
5岁男童,食后呕吐4年,伴有腹泻或便秘,咳白黏痰,大便干燥,3~4天1次。面色无华,形体消瘦,舌澹红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呕吐,辨证脾胃虚寒。胃肠钡餐造影及B型超声波检查示幽门狭窄。
胃反脾胃虚寒呕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男性。上腹隐痛、饱胀、恶心呕吐、嗳气频作、纳差。病程自1994年11月起。中医病名胃反,证属热毒内蕴、气阴耗伤。舌质暗红、苔薄黄欠津,脉沉细而弱。病机为热毒内蕴、气阴耗伤,痰火邪毒侵淫胃腑,腑气不通,正气内耗,气阴亏损。
胃反热毒内蕴气阴耗伤痰核累累
查看详情 →
二十岁女性,朝食暮吐,呕吐物如新食,胃中发凉,喜热食,尿少,便溏,舌苔白滑,脉沉迟。中医病名胃反,证型脾肾虚寒,胃火不足,病机为不能腐熟水谷,痰饮停滞。望诊舌苔白滑,闻诊未见特殊,问诊见胃中发凉、尿少、便溏,切诊脉沉迟。
胃反脾肾虚寒胃火不足胃中发凉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,恶心呕吐10余天,消瘦,精神疲倦,少气懒言,流涎多,脘腹胀满隐痛,纳呆,动则自汗,睡眠欠佳,大便溏薄。舌质淡边有齿印、苔白,脉细。胃反,证属脾胃虚弱。
胃反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七旬余,主诉噎膈三十年,近年加剧,食不得下,心下痞结,胃脘闷痛,食后吐出,饥则心慌嘈杂,食则痛剧。脉象虚数兼滞涩。舌象未提,面色未提。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。问诊见食不得下,吐后复食,痛苦莫可名状。脉象虚数滞涩。中医病名噎膈,证型虚实夹杂,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虚,痰瘀互结,气机阻滞。
胃反噎膈虚实夹杂心下痞结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54岁,主诉食管癌复诊。现症见胸部闷塞,口稍干,二便尚可。舌苔薄腻,舌质紫暗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胃虚气滞,津气两伤,痰瘀交阻。中医病名包括胃反、胃脘痛、伏梁、噎塞、积聚。病机为本虚标实,脾气虚,气结、痰湿、血瘀等。
胃反食管癌胃虚气滞津气两伤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