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9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、胸痛发作3天。现病史提示近多年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,劳累、情绪紧张、受凉、饱食后诱发,伴心悸、气急、头晕、倦息乏力。舌象澹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,胸阳痹阻。
气滞血瘀胸阳痹阻胸痛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胸前区疼痛间断发作3年余,加重4月。胸闷痛,有针刺感,后背隐痛,劳累后加重。舌质暗,苔薄黄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胸痹,病机为气行不畅,血行无力,瘀血内阻,胸阳痹阻。
气滞血瘀胸阳痹阻胸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胸痛时作4个月,劳累后易发,每次持续10~15分钟,每日发作3~4次,伴胸闷、心悸、多梦。舌质暗红,边有齿痕,苔白腻,脉弦细。辨证为脾虚湿停,胸阳痹阻,气滞血瘀。病程4个月。
气滞血瘀胸阳痹阻胸痹脾虚湿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63岁。阵发性胸部闷痛2年,加重1天。左胸部阵发性闷痛,固定不移,情绪波动后发作次数增加,气短乏力,眠差。舌质紫暗、有瘀斑,苔白腻。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心痛(痰瘀互阻)。病因病机为血瘀贯穿始终,气滞则血瘀,痰瘀阻于心脉,络脉不通。
气滞血瘀胸阳痹阻心痛痰瘀互阻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主诉心前区疼痛,痛处固定不移,伴胸闷、心悸、气短、神疲、腰酸、畏寒、肢冷、口黏、恶心、大便不爽。面色暗沉,唇色紫暗,舌质暗紫,苔薄白,舌下络脉迂曲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属胸痹,证型为心肾阳虚,气滞血瘀痰浊痹阻。病机为心肾阳气俱虚,气滞血瘀痰浊痹遏胸阳,阻滞心脉。
气滞血瘀胸阳痹阻冠心病心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近1个月心悸、胸闷、胸痛,痛引左肩背,伴气短、冷汗、下肢发冷疼痛。舌质暗,舌边尖有瘀点,脉沉涩。胸阳痹阻,气滞血瘀。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,冠状动脉供血不足。
胸阳痹阻气滞血瘀心肌损害冠状动脉供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57岁,胸闷间歇发作,心前区疼痛5年。胸闷心前区闷窒,似有物重压感,头晕心悸,息短善太息,烦躁,夜寐欠安、梦扰纷纭,舌质红而微暗,舌苔薄、口干,脉弦细而涩。气滞血瘀、胸阳痹阻之证。
气滞血瘀胸阳痹阻冠心病心绞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男性。胸部闷痛,动则气促,夜寐不能平卧,恶心欲吐,腹胀脘痞,不思饮食,双下肢浮肿,大便溏,小便少。舌质暗澹,舌苔白腻,脉濡细。病为胸痹,证属脾虚湿盛,痰浊阻滞,胸阳痹阻。
胸阳痹阻胸痹脾虚湿盛痰浊阻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,头晕痛15年余,胸闷痛、气短、心悸1年余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证属气阴两虚,心、肝、胆失调,痰瘀互结。
胸阳痹阻高血压气阴两虚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主诉冠心病胸闷胸痛二年余,近因用脑过度,每日心绞痛发作2~3次,每次持续4分钟。肥胖,双眼睑及下肢浮肿,心痛彻背,胸闷头晕,气短身重。舌质澹,苔白薄,脉弦。诊断为湿邪壅遏,胸阳痹阻。
胸阳痹阻冠心病湿邪壅遏胸痛彻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9岁。主诉胸闷、胸痛3天,心前区疼痛,劳累、情绪紧张、受凉、饱食后诱发,伴心悸、气急、头晕、倦怠乏力。舌澹红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、胸阳痹阻。病因为气机阻痹、胸阳不展,属气滞血瘀证。
气滞血瘀胸阳痹阻心肌劳损心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精神委靡,声音低弱,呼吸34次/分,不能平卧,舌澹苔白,脉细数,脉搏110/分。右侧胸部捻发音,右胸第4~8肋压痛,右肺呼吸音减弱,双肺痰鸣音,骨盆压痛及挤压痛。X线示右胸部多段肋骨骨折,右血气胸,肺萎缩80%,气管右移,骨盆耻骨上支骨折无移位。诊断为胸部损伤,伤及筋骨及肺络,病机为气滞血瘀,肺气失宣,痰浊停留,胸阳痹阻。
气滞血瘀胸阳痹阻肋骨骨折气血胸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