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岁男性,间断痢疾3年,大便稀溏夹脓无血,里急后重,日4~5次,头晕口苦,舌红苔薄,脉弦滑稍数。中医诊断为久痢,证属寒热错杂,虚实并见。望诊见舌红苔薄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头晕口苦,里急后重,病程3年,切诊见脉弦滑稍数。
里急后重久痢寒热错杂虚实并见
查看详情 →
80岁男性 呕呃 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 解粘液便10余次 大便常规示脓细胞++ 红细胞+ 吞噬细胞+ 血液分析WBC 7.8×10^9/L GRAN 87.5% 精神萎糜 不思饮食 腹痛时作 腹泻持续10余天 神识恍惚 呼吸短促 乏力懒言 脉缓有力 偶见代脉 急性细菌性痢疾 湿热为患 阴寒之象
急性痢疾湿热下痢阴寒内盛脾虚气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岁半,女性。高热、抽风、腹泻脓血便,病程8天。中医病名中毒性痢疾,证型暑湿互结成痢,正虚邪陷。望诊面色青黄,舌质正红无苔有津,后转暗红少津,苔黄腻。闻诊无明显异常。问诊有高热、无汗、口渴喜饮、腹胀、下利脓血、里急后重、恶心干呕、烦躁、肢厥热。切诊脉沉微滑无力,后转沉弦细数无力,脉沉数虚。
里急后重中毒性痢疾暑湿互结正虚邪陷
查看详情 →
男,脐腹胀痛两周余,形体消瘦,脉弦迟细,苔白中心黄,腹部可触及肠管样索状物,有压痛,肠鸣音亢进,大便稀糖,蛔虫卵20-30,中医诊断蛔厥,病因病机为胃肠寒热失调,蛔虫扭结阻滞气机,证属寒热夹杂,虚实并见。
蛔厥寒热夹杂虚实并见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,质稀,夹不消化食物,食后即泻,饮食稍凉即泻,腹胀乏力,口干欲饮。病程3个月。中医诊断为泄泻,证型为上热下寒型。望诊见舌红,闻诊无特殊描述,问诊提示口干欲饮,切诊未明确描述脉象。
泄泻肾阳虚上热下寒
查看详情 →
16岁男性,脓血便3年,加重月余。面色萎黄,舌质黯红,苔薄黄,脉沉弱无力。脾虚湿热,胃炎。直肠粘膜充血、水肿,溃疡、糜烂、出血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便脓血胃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腹痛、腹泻半年,病程10+年。舌淡红,脉沉弱无力。溃疡性结肠炎。大肠虚寒夹湿热。里急后重,大便偏稀,无脓血便,每日1~2次。舌淡苔稍厚腻,脉沉弱。
里急后重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虚寒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男性,主诉大便稀溏挟脓无血,里急后重,日4~5次,头晕口苦三年。舌红苔薄,脉弦滑稍数。证属久利,寒热错杂,虚实并见。
久痢寒热错杂虚实并见阴阳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女性,主诉腹泻、里急后重,病程3年。每日2~3次腹泻,肠鸣,腹痛即泻,泻后痛减,便时肛门灼热,解之不畅,情志不畅时加重。面色萎黄,精神不振,气短,懒言,舌质淡嫩,苔薄白,脉沉细微弦。病属久痢,证型为寒热错杂,余邪未尽。
久痢寒热错杂余邪未尽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女性,反复下痢4年。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倦怠乏力,腹痛隐隐,里急后重,每日泻黏液便2~5次,伴白色胶冻状物,口苦口干,舌澹苔厚腻中间黄,脉沉细。诊断为迁延痢,辨证为寒热错杂之久痢。病机为脾肾虚寒,阴血亏虚,湿热内蕴,气机阻滞。
久痢脾肾虚寒阴血亏虚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