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气活血+血瘀+气滞血瘀+腹胀

患者主诉脘腹痞胀鸣响12年,食欲不振,睡眠不佳。舌质微红,舌苔薄白,脉小弦而数。诊断为腹胀,中医病名为腹胀,证型为肝胃气滞证,病机为肝经疏泄失常,胃气不和。二诊后舌质微红,舌苔薄白,脉细弦。三诊诊断为气滞不畅,血瘀内停。四诊诊断为脾胃不和,气滞血瘀,病机复杂。五诊出现肝胃不和,心神不宁。六诊症状改善,仍见腹胀腹鸣,脉细弦。
腹胀气滞血瘀肝胃气滞脾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后期半年,停经39天。既往月经周期28~30天,近半年变为45~60天。现病史见乳房胀痛、小腹隐痛、心烦易怒、面部痤疮。舌质红,舌苔白,脉沉。诊断为肝郁血瘀证。病机为情志抑郁,肝气郁滞,气机不畅,血海不能按时满溢,致月经后期。肝气郁滞,经脉壅滞,不通则痛,故见乳房胀痛及小腹隐痛。肝郁化火,热扰心神,致心烦易怒,热邪上壅致面部痤疮。
肝郁血瘀证腹胀月经后期乳房胀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37岁,乏力、纳差、腹胀2年,加重伴双下肢活动障碍4个月。肝硬化失代偿期,腹水,肝性脊髓病,门脉高压征,食管静脉重度曲张,脾功能亢进,酒精性肝硬化。面色晦黯,全身皮肤中度黄染,蜘蛛痣,肝掌,脾大质硬,腹壁静脉曲张,双下肢活动受限,扑翼样震颤阴性,膝腱反射亢进,病理征阳性,步态呈剪刀步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
血瘀腹胀肝硬化脾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7岁,男性。主诉下腹胀满、乏力伴纳差3周。现病史提示结肠癌术后1个月,伴两胁作胀或刺痛、口干苦、寐差。舌澹暗,苔黄,脉细。中医诊断气滞血瘀,脾胃气虚,余毒内结。
气滞血瘀腹胀结肠癌术后脾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男性。间断右胁不适伴腹胀、尿黄3年。舌质暗,苔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肝积,证型气滞血瘀型。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,正气亏虚。望诊舌质暗,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右胁疼痛、腹胀、尿黄、纳呆、乏力。切诊脉弦。
气滞血瘀腹胀肝积脾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9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腹胀、纳呆、下肢浮肿、腹部脉络暴露、形体消瘦。病程10年,曾诊断为肝硬化,反复出现腹水。舌苔厚腻,脉弦。诊断为肝硬化伴腹水,脾肿大。辨证为气滞血瘀,隧道不通,水湿停留。症状变化表现为口干咽燥,大便紧,苔薄少津,脉细弦。后续出现肝脾不调,气滞血瘀,病久伤阴。
气滞血瘀腹胀肝硬化伴腹水水湿停留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,主诉为情绪低落、心悸气短、厌食腹胀,病程约9个月。中医病名为腹胀,证型为血瘀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久病入络,气血瘀滞。舌象紫黯,边有瘀点,脉弦涩。腹部膨隆,叩鼓音,上腹压痛。情绪忧郁,精神疲乏,气促。
血瘀证气滞血瘀腹胀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5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胁痛、口苦、腹胀、气短、小便黄、眼涩、心烦急躁、胸闷、左胁胀痛、矢气频作、饮食减少、疲乏无力、大便不爽。肝肋下1.5cm,压之稍痛。舌红暗,口唇紫。脉弦硬。中医病名为胁痛,证型为肝胆郁热,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肝胆郁热,气滞血瘀。望诊见舌红暗,口唇紫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胁痛、口苦、腹胀、气短、小便黄、眼涩、心烦急躁、胸闷、左胁胀痛、矢气频作、饮食减少、疲乏无力、大便不爽。切诊见脉弦硬。
气滞血瘀腹胀胁痛慢性肝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女性。主诉腹胀、尿少、腹部膨隆3年余。面色萎黄,形体偏瘦,神情倦怠、怯寒肢冷,纳差乏味,腹部胀满,腹大如鼓,腹壁青筋微露,肚脐微突,平卧时腹形胀大如蛙腹,移动性浊音阳性,双下肢微肿,尿少,大便时稀时溏。舌质澹紫而胖,脉沉稍弦无力。中医诊断臌胀,属脾肾阳虚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腹胀臌胀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2岁,女性。主诉右下腹疼痛5天,加剧4小时。既往有高血压史30余年,1967年行急性阑尾炎手术。症状包括右下腹阵发性绞痛或刺痛,腹胀,恶心呕吐,大便数日未解,小便短赤。痛苦病容,腹部稍隆起,右下腹压痛,可见手术刀痕。舌苔黄腻,舌质红绛,边有瘀斑,脉弦滑而涩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,中焦阻滞。
气滞血瘀腹胀肠梗阻便秘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48岁。疲乏无力2年,加重伴胁痛3个月。胁痛,疲乏无力,腹胀,纳呆。肝郁气滞,脾胃虚弱。舌暗红边尖青,苔白腻。脉弦细滑。肝区可触及,质中等偏硬,脾肋下可触及。乙肝小三阳,ALT、AST升高,HBV-DNA阳性,肝穿刺示中度慢性乙肝。
血瘀腹胀慢性肝病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女性。主诉心慌、神疲3年余。病程3年,未予治疗。现症心慌、神疲、偶发腹胀、嗳气。体征舌质暗红,苔薄黄根部腻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心动悸,证型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气行不畅,瘀血内阻。
气滞血瘀腹胀心动悸心慌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