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75岁,发现肾功能不全20余日。腰部酸痛,下肢抽筋,口干喜饮,小便量多,大便偏干。舌澹红苔白微黄,脉弦。辨证为肝肾不足,湿热内蕴,气血运行失畅。舌黯红苔黄腻,脉小弦。辨证为肝肾两虚,浊毒内蕴。舌偏澹苔薄微黄,脉细。辨证为脾肾两虚,湿浊瘀阻肾络。舌澹苔薄黄,脉细。辨证为脾肾两虚,精微下泄。中医病名肾劳,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。
足趾疼痛慢性肾功能不全肝肾不足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40岁。右足大趾疼痛肿胀,病程近月。中医病名痹证,证型风湿相搏,痹阻下注。面色正常,舌澹红,舌苔白腻,脉象弦滑。精神尚好,身体丰硕,语言声重。
足趾疼痛痛风风湿相搏痹阻下注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72岁。双侧足趾麻木、疼痛3年,加重1周。双足皮肤暗红色,皮肤温度凉,趾甲粗糙,足趾汗毛脱落,足趾轻度触痛,双侧股动脉、腘动脉搏动减弱,足背动脉波动未触及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脱疽,证型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脾气不健,肾阳不足,寒湿之邪入侵,气血凝滞,经络阻塞。
足趾疼痛脱疽气滞血瘀间歇性跛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8岁,男性。主诉两足趾疼痛已16年。病程长,疼痛呈阵发性,冬季加重,每年三四月发作。体征见四肢厥冷,舌有白苔,脉弦细。面容憔悴。中医诊断为寒邪凝滞血脉。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憔悴,舌象白苔;闻诊未提;问诊提示长期疼痛及病史;切诊脉弦细。
足趾疼痛寒邪凝滞血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6岁,男性。主诉双足趾阵发性疼痛麻木,行走不便2月余。面色萎黄,形寒肢冷,气短乏力,精神疲惫。双足趾触之冰冷,皮色苍白,趾端瘀紫,脚背动脉未明显扪及。舌澹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属脱疽,证型为血虚寒凝,经脉瘀阻。病因病机为血虚寒凝,经脉痹阻。
足趾疼痛脱疽血虚寒凝经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6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两脚麻木疼痛,逐渐加重,右足趾疼痛夜间尤甚,不能入睡,喜热恶寒,有时气短。体征为右侧足趾发凉,第二三趾缺如。证属阳气虚弱,气血瘀滞。面色苍白,舌质淡,脉沉。
足趾疼痛脱疽阳气虚弱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谭某,女,46岁。足趾阵发性疼痛麻木、行走困难。闭塞性脉管炎。阳虚寒凝,经脉瘀阻。双足趾触之冰冷,肤色苍白,趾端瘀紫,脚背动脉未明显及,患处麻木疼痛。舌淡苔白。脉沉细。
足趾疼痛闭塞性脉管炎阳虚寒凝经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43岁,右第一跖趾关节剧烈疼痛14小时,夜间突发,活动受限,口苦、口干、心烦,腹胀。舌红、苔黄腻、脉数。中医诊断痹证,属急性期,辨证湿热郁闭。
足趾疼痛痛风性关节炎湿热郁闭关节红肿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右姆趾肿胀、疼痛,患趾变短,屈伸功能失灵,行走不能着地。面色青,舌象澹,脉濡数。右姆趾部畸形,缩短,肿胀。X线片示右姆趾跖趾关节脱位。病因多因奔走急迫或踢撞硬物所致。病理表现为局部肿胀、疼痛,患肢变短,屈伸功能失灵,行走不能着地。
足趾疼痛跖趾关节脱位足趾肿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