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续性发热2个月,午后至凌晨发热,体温37.3℃~38.8℃,无恶寒,盗汗,口渴饮水多,口苦口干,乏力腿沉,眠差纳少,舌质紫暗,苔黄腻厚偏干,脉数有促象。二诊见口唇脱皮,痰转白,大便溏,脉细数。三诊见双下肢酸沉,体温不稳定,盗汗,舌质澹暗胖,苔白厚腻,脉细。四诊见体温波动,口干口粘,嗳气,脘痞,便干,面色萎黄,舌质暗,苔白厚,脉沉滞。
郁火发热阴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突发泄泻,神昏目瞪,肉口噤,状若中风。脉沉弦而缓,手足不冷,身强无汗,鼻色青,两颐红。诊断为肝郁之复。病因病机为运气不和,体虚人得之,燥金司天,木气郁极而复。舌象未详,面色青红,脉沉弦而缓,属风木之象。
郁火泄泻中风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耳后肿硬,情志抑郁,郁火与血瘀凝结,营卫不畅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属夭疽,证型为气滞血瘀,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致郁火内生,血瘀凝结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情志抑郁、肿块部位及病情变化,切诊未提。
郁火夭疽情志抑郁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右眼胀痛、牵引头痛、羞明流泪、视物不清。右眼白睛红肿紫胀,青睛溷而不清,黄仁纹理模糊,瞳神外侧干缺,边缘有黄白色厚膜侵入。瞳神干缺。外伤气滞血瘀,郁火耗伤瞳神内精汁。面色无华,舌质红,脉弦细。
郁火瞳神干缺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25岁,主诉肝区胀痛不适,阳事易兴,遗精频作,尿黄,尿后流浊,阴下湿痒,两目发胀,口干,寐中梦多。舌质偏红,舌苔黄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慢性肝炎,辨证为肝经湿热、郁火、瘀毒互结。病程11年,肝功能异常。病因病机为湿热疫毒蕴久,湿热、郁火、瘀毒壅结肝经。
郁火慢性肝炎肝经湿热瘀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,左耳后结块逐渐增大,蔓延至头部颈部,左腋下结核,左手浮肿,口不能大张,饮食困难。中医诊断为阴虚肝旺,郁火煎熬顽痰死血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细数。主要症状包括耳后及颈部肿块、腋下结核、手肿、张口受限、饮食困难。病程较长,自1960年4月至1962年5月。病因病机为阴虚肝旺,郁火煎熬,痰瘀互结。
郁火淋巴肉瘤阴虚肝旺痰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经行时出现胃口作痛,伴憎寒发热。六脉洪数。诊断为郁火。
郁火经行吐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