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手足关节痛且肿,病程月余。中医病名为痹证,证型为湿痹,病因病机为湿盛于风。舌象黄不渴,脉象濡涩,胃纳差,易汗。左膝肿挛难伸,腘外侧筋掣痛,闻木声亦痛。病位在阳明兼少阳。
阳明经风湿痹少阳经筋掣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24岁。形寒蕴热,左侧颊部肿大而硬,按之疼痛,局部灼热,牙关拘急,口不能张,腹中饥饿而不能食,小溲微黄,大便秘结。舌红苔黄,脉微弦。颊部为阳明经脉所过之处。素嗜煎炙之物,胃热循经上炎,复感外邪郁闭,营卫不从。颊痈。阳明热毒壅盛,外感风邪,郁而化热。
阳明经颊痈胃热上炎外邪郁闭
查看详情 →
四十八岁,左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言语謇涩,面肿流涎,口开眼合,手撒,喉如拽锯,汗出如油,呃逆不定,昏愦,头痛如破,烦躁不宁。外感风邪,脏腑俱受病,以阳明经居多。六脉浮大弦滑,右大于左。面色肿,舌象未提。声音嘶哑,气味未提。病程三月初旬,发病因遇雨受寒。脉浮大弦滑,重按豁然。
阳明经中风风邪气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25岁。面部痤疮满布,胸部少许分布,瘙痒难忍,搔抓后部分化脓,大便干结,两日一行。湿热毒邪兼风,壅遏阳明经脉部。舌质绛,苔薄白,脉缓。复诊时脉弦缓,苔白厚,质绛。
阳明经痤疮湿热风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双下肢痿瘫5个月。中医诊断痿证,证型风邪犯肺型。体征见面色无华,舌质淡红,苔薄黄,脉细数。神志清楚,形体瘦削,双下肢呈松弛性瘫痪,腱反射减弱,腹壁反射消失。症状包括呛咳,双上肢活动不利,全身肌肉萎缩。病程5个月,初起呛咳无痰,寒战低热,口渴,后渐发展为双下肢无力至瘫痪。
阳明经痿证风邪犯肺肺津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腰脚不随,不得跪起,冷痹胫膝痛,腰足挛急,足冷气上,不能久立,手足沉重,日觉羸瘦。中医病名属腰脚痹,证型为寒痹,病因病机为寒邪入侵经络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腰脚不随、冷痹、挛急、足冷、沉重、羸瘦。切诊未提。
阳明经腰脚痛寒痹胆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逾二十,禀弱。乳内作痛,头痛,脉浮。乳痈。外感风寒,邪犯阳明,肝气郁结。面色无华,舌淡苔薄。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。饮食少思,日晡微热。脉浮数。
阳明经乳痈厥阴属脓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男性。主诉双眼剧烈疼痛、羞明、流泪、异物感。病程短。中医病名:电光性眼炎。病因病机:电焊弧光损伤。体征:结膜充血,轻度水肿。望诊:未提及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双眼疼痛、羞明、流泪、异物感。切诊:未提及。
阳明经电光性眼炎太阳经风热
查看详情 →
9岁男性,头痛1周,以前额及太阳穴疼痛为主,伴恶心、饮食不振。舌澹红苔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头痛,病机为风寒壅阻阳明经络。四诊显示精神倦怠,懒言少语,大便不调,舌象澹红苔白,脉弦。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。
阳明经头痛风寒脉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主诉双下肢疼痛无力,不能屈伸站立。中医病名痿躄,证属毒伤于胃,肺热叶焦,津液亏耗,筋脉失养。体检见双下肢瘫软,不能抬高床面,肌张力I°,跟膝腱反射消失,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弱。双眼球结膜上焦、下焦、脾胃、肝胆分区有小静脉充血,色紫红,多呈螺旋状分布。
阳明经痿躄肺热叶焦津液亏耗
查看详情 →
目痛,病程未提及。中医病名目痛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目痛,切诊未提及。
阳明经目痛出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男性。持续性牙痛7日,遇冷热加重,咀嚼不便,夜不成寐,头昏脑胀,伴寒热。牙龈及面颊肿胀,口气秽臭,涎液长流,右下齿第2大臼齿有黑浸斑点龋孔。舌质红,津液少,苔薄黄,脉浮数。诊断为风火牙痛(龋齿)。病因为嗜食膏粱厚味,甘甜糖类,兼挟风火湿热,循经上熏阳明,致使牙体被蚀而发疼痛。
阳明经风火牙痛胃热牙龈肿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3岁,女性。左侧牙痛难忍,齿龈微肿,病程一周。伴食纳不佳,便干溲黄。舌苔腻布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为胃火牙痛,证型为胃火循阳明经脉上薰牙龈,病因属实热内结,通降失司。
阳明经牙痛胃火齿龈肿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女性,主诉上腹出现索条状物伴疼痛20天。舌质红苔薄黄,脉细带数。中医诊断为恶脉、脉痹。病位在上腹部,属阳明之分野,湿热之邪搏结于阳明之脉,气血瘀滞不通,壅聚而成坚结之索条状物。
阳明经血栓性静脉炎湿热瘀阻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。右口眼歪斜1个月,初期右眼视物不适、流泪,继而口眼歪斜。右侧额纹浅,右眼闭合不能,眼裂约0.5cm,皱眉、耸鼻力弱,鼓腮漏气,食物滞留,口歪明显,人中沟歪向左,右耳周围疼痛。舌象薄白,脉象沉细。证属阳明、少阳经。
阳明经面瘫寒邪偏盛少阳经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头痛以前额部为重,周期性发作,夏季加重,头沉如裹,阴雨天伴上吐下泻,胸闷脘满纳呆,肢体困倦,尿少便溏。舌苔白腻,脉滑数。证型为阳明胃经湿邪壅滞,清阳不升。
阳明经头痛湿邪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三十岁,齿痛甚,口吸凉风则暂止,闭口则复作。湿热为病因,阳明多血聚,膏粱之味助其湿热。足阳明贯于上齿,手阳明贯于下齿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阳明经齿痛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4岁。发作性右面剧痛3年,加重半月。右面剧痛,串及右额及耳前,呈刀割样或烧灼样痛,张口讲话及咀嚼时疼痛加剧,不能触摸,面肌抽动,流泪流涎,遇冷诱发。舌暗红,脉细弦。中医病名面痛,证型风寒入络,筋脉失养。病因病机风寒入络,筋脉失养。望诊舌暗红,闻诊未提及,问诊疼痛剧烈,病程3年,切诊脉细弦。
阳明经面痛风寒入络筋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9岁。左面麻痹23天,由耳后带状疱疹引起。耳内痒,乳突后痛,感觉面麻。苔白澹,脉沉细。病在左侧阳明经、少阳经。面色正常,舌苔白淡。声音无异常,无特殊气味。耳部带状疱疹已渐收,左面额纹消失,鼓腮不能。鼻唇沟消失,流涎。左完骨穴异常,左头维、左颔厌酸疼。病属阳明经、少阳经异常。
阳明经面麻痹耳后疱疹少阳经
查看详情 →
七旬,鼻塞不通,常流浊涕,出脓出血,左颧似肿,齿龈肿痛出血,鼻不闻臭,口不知味,病程逾二年。非鼻渊症,六脉浮弦而劲,风寒并中病,病位在阳明经。寒邪外锢,气道不利,风邪内鼓,血液被蒸,风以阳邪化热,逼血外溢,鼻为肺之窍,阳明为胃之经。
阳明经鼻渊症风寒并中风邪化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