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某,女,27岁,下肢及足趾疼痛,病程多年,遇寒加重,足趾色紫发白,得温缓解。中医诊断为寒湿痹阻,营血运行不利。面色苍白,舌质淡,脉沉细。肢体胀痛,遇寒色紫,营血不足,经气不畅,阳气不达。
阳气不达雷诺现象寒湿痹阻营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1岁,主诉右手发凉、怕冷、变紫色10年,冬季加重,5年前右足亦有类似症状,1个月前双手症状加重,右手指变紫色,麻木不适,双足发凉,行走200m出现间歇性跛行。舌质红绛,苔白,无脉。辨证为年老体衰,气虚血运无力,脉络不畅,阳气不达四肢末端。体征见右手指呈紫色,冰凉,两侧桡动脉搏动消失,双足皮温低,皮肤干燥,汗毛脱失,胫后动脉搏动减弱。
阳气不达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气虚血瘀脉络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易某,28岁,双手指、足趾、耳垂红肿麻木,病程10余年,冬季发作,局部冰凉,黯红色肿胀,无糜烂溃破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。冻疮,证属寒邪侵袭,气血瘀滞。面色正常,舌淡苔薄白,脉细。局部感觉消失,受热后瘙痒,冰凉感。
阳气不达冻疮寒邪侵袭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58岁,胸膈痞闷,手足冰冷,人事不知,病程短。中医病名:食厥,证型:胃中实积,气闭成厥,病因病机:气闭不通。望诊:腹部紧张,按之皱眉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胸膈痞闷,手足冰冷,人事不知。切诊:两脉沉伏。
阳气不达食厥脾胃虚寒肝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4岁。主诉腹胀、腹泻一年,晨起即泄,反复发作。舌质红绛、苔薄黄。脉中沉取弦滑有力,重按则细弱无力。诊断为脾肾气虚,肝阳偏亢,肝火炽盛。口苦口干,急躁易怒,夜间手足心热,自汗多,夜寐多梦,月经超前、量多、色黑、挟瘀血块,经行腹痛,腰痛,带下量多,形体消瘦。
阳气不达脾肾气虚肝阳偏亢肝火炽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2岁。主诉全身关节酸痛2个月余。病程2个月,劳累后露宿着凉诱发。症状包括右手中指关节肿胀疼痛,全身多关节痛,对称性,以手足小关节为主,晨僵约2小时,怕凉畏寒,变天加重,纳差,汗出。体征见四肢小关节压痛、肿胀,舌质澹、边有瘀点、苔白滑,脉弦紧。中医诊断为顽痹,病因为寒湿风之邪客于经脉,气血不畅,阳气不达,湿困于脾,瘀血形成。
阳气不达顽痹寒湿侵袭气血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畏寒,夏季亦穿毛绒衣服,每日清晨全身自汗,胃脘闷痞不舒,全身筋骨灼热疼痛,夜不安眠,病程三年。脉沉弦,舌质澹红。诊断为内有郁气,营卫不和,阳气不达,风湿内闭证。面容黯滞萎黄,舌边起轮齿,色微黯,面容黯滞已退转澹黄色,舌质澹红,舌红苔薄黄。
阳气不达畏寒自汗风湿内闭证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8岁。主诉嗜冷积食,胃脘胀痛,食入不舒,大便不畅,肢冷,神倦乏力。舌苔白,脉迟。中医病名属胃痛,证型为寒凝气滞,病因病机为饮冷食滞,胃气失于通降,阳气不得敷布。
阳气不达嗜冷积食气机不运胃脘胀痛
查看详情 →
男子,秋冬季节出现红点伴瘙痒。寒气收敛,阳气不达,郁于内。面色正常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
阳气不达寒气收敛红点瘙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女性。主诉下肢及足趾胀痛,遇寒加重,足趾色紫,得温则减。舌苔薄腻,脉细。中医病名痹证,证型寒湿痹阻,营血运行不利。病因病机为寒湿侵袭,营血不足,经气不畅,阳气不达。望诊见舌苔薄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下肢及足趾症状,切诊脉细。
阳气不达寒湿痹阻营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,主诉四肢麻木,肌肤有蚁行感1年。中医病名血痹,证属湿滞血瘀,经脉失荣。四肢麻木至肘、膝,手足如着手套鞋袜,抬举困难,遇劳累、阴雨、寒冷病情加重,活动时下肢麻甚、沉困,或痛如针刺,似踩棉花,全身怕风畏寒,困重不适。四肢皮肤板样,无泽,色澹黯,肤温正常,肌萎,时抽,肌力下降,舌质澹黯,苔白微腻,脉细。
阳气不达多发性神经炎湿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体厥,脉紧数,舌苔白焦如积粉,口臭,气粗,喷热如火。中医诊断为疫病,病机为火郁于内,阳气不达肤表。
阳气不达火郁内热疫病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结核性胸膜炎、胸腹积水十年不愈,呼吸急促,咳引胸痛,干呕短气,午后潮热,头痛汗出,胸腹胀满,不得平卧,颜面及四肢浮肿,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,心下痞满而按之硬痛,脉沉细而弦紧,舌红苔白而少津。悬饮内伏,澼积不散,阴寒内盛,阳气不得发越。
阳气不达结核性胸膜炎胸腹积水阴寒内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胸痹,脉象短气寸微关紧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病因病机为胸中阳气不达。患者为男性,职业为缝工,长期俯屈导致阳气不达。舌象、面色、声音、气味等四诊信息未提及。
阳气不达胸痹
查看详情 →
女,41岁。饭后心窝及背心发冷,伴全身发冷、颤抖,需热水袋取暖缓解。面色苍白无华,气短音微,大便不实,食肉腹胀腹泻。舌淡,苔白,脉迟缓。诊断为太阴病,脾阳虚弱,阳气不达四末。
阳气不达脾胃虚寒四肢发冷面色苍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2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双下肢麻木疼痛,夜间加重,伴头晕、神疲乏力、大便干结。病程糖尿病10年,双下肢麻木疼痛半年。中医诊断为消渴,证属阴血凝滞,血脉痹阻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示症状及病史,切诊示脉微而涩。
阳气不达消渴血痹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主诉月经错后伴月经量少10余年,末次月经2017年11月29日,2天净,量少,色黯,少量血块,伴小腹隐痛。平素四末不温,大便偏干。舌黯苔白,脉沉弦。病程10余年,肾虚精亏血少,冲脉不充,血海不能按时满溢,气血运行不畅,阳气不达四末。诊断为肾虚血瘀证。
阳气不达月经不调肾虚血瘀冲任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女性。主诉下肢及足趾疼痛。病程近年来,天寒时症状加重,遇寒足趾颜色变为紫色,严重时发白,得温后缓解。舌苔薄腻,脉细。辨证为寒湿痹阻,营血运行不利。诊断为雷诺氏症。
阳气不达雷诺氏症寒湿痹阻营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王氏妇,经水久不止,内有紫黑色血块,胃肠腹痛,玉户肿,手足冷,不知饥饿,腹下有块坚如石。左数右沉涩。血瘕症。瘀血阻滞,气机不畅,瘀血积结,气血不调,营卫不和,阳气不达四肢,水湿代谢异常,湿浊下注前阴。面色无华,舌质紫暗,脉左数右沉涩。
阳气不达血瘕症血瘀阻滞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要症状为痞眩呕逆,伴随下体畏寒、肢体麻木。六脉弦滑,按之则濡。病因属中焦痰湿内蕴,阳气不达四末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直接说明,病机为痰湿内蕴,阳气不运。
阳气不达痞眩呕逆下体畏寒肢体麻木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