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1个月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乳吮啼哭、烦躁不宁、口腔白屑。病程短。中医病名为鹅口疮,证型为心脾积热。病因病机为胎中禀受母体饮食热毒之气,蕴积心脾二经,感染邪毒引动伏热上炎。望诊见面赤唇红,舌上白屑密布。舌诊指纹紫滞,达于气关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烦躁啼哭、大便干燥、小便短黄。切诊未提及。
鹅口疮心脾积热面赤唇红烦躁啼哭
查看详情 →
患儿口内起白点,病程3天,口内白点蔓延扩散至咽部,不吮乳。口舌唇皆见白点连片,舌焦无津。诊断为鹅口疮,病因属内有积热,心脾热毒上攻,外感不洁。
鹅口疮心脾热毒口舌白膜
查看详情 →
小儿半岁余,大病后忽起鹅口白,身热不退,四肢厥凉,面青气喘。误诊为真热证,病机属虚寒阴盛,阳气欲脱。面色青,脉象未提,舌象未提,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,病史提示大病后体虚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属阳虚寒盛。
鹅口白身热不退四肢厥凉面青气喘
查看详情 →
3个月男婴,口腔大片白腐1天,舌红苔腻。口腔颊侧黏膜及舌面见乳酪样白腐,质地疏松。中医诊断鹅口疮,辨证湿热郁蒸。
鹅口疮湿热郁蒸舌红苔腻
查看详情 →
丁某,初生20天。口内满布白斑,吞咽困难,时作惊啼。鹅口疮。心脾积热,胎体毒邪。口内白斑,胎火之毒上冲,积于心脾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气逆,呃逆。
鹅口疮心脾积热胎体毒邪气逆
查看详情 →
30天男婴,主诉口腔溃疡、口干喜饮、肠鸣、大便稀溏、夜间哭闹。体征见口张不合、满口白膜。辨证为脾胃湿热,蕴结不散。
鹅口疮脾胃湿热口干喜饮大便稀溏
查看详情 →
6个月男婴,主诉哺乳时烦躁啼哭,口流涎唾,饥不能食。舌面布有白色糜点和奶块状物,拭之不易去。证属邪毒蕴结,心脾热盛。舌象异常,脉象未提及。
鹅口疮心脾热盛邪毒蕴结
查看详情 →
1岁6个月女童,腹泻20余天,初为脓血便,近转为稀水便,每日5~6次,精神萎靡,腹胀,尿少,食差,面黄体瘦,双眼凹陷,皮肤弹性降低,口腔粘膜可见白膜,上腭乳白,腹较膨胀。脾虚胃弱。面色萎黄,舌象未提,声音低微,气味无特殊,问诊提示腹泻、食差、体瘦,脉象未提。
鹅口疮腹泻脾虚胃弱营养不良
查看详情 →
男,13天,呕吐乳汁,发热咳嗽,喘息,体温38.9℃~40.1℃,无汗,大便干,气道痰鸣,鼻多涕,两目多眵,痰粘稠色黄,面色红,舌苔薄白,咽红,脉数疾,指纹青紫过气关,两肺布满干湿罗音,呼吸90次/分,肺热内闭,感受风寒,外束肌表。
风寒束表肺热内闭痰热壅肺气道不利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