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某医案
基本信息
- 患者:张某,男,20岁,大学生
- 主诉:黏液脓血便5月余
初诊
1. 症状
- 排稀软便,日行5~6次
- 便中带有黏液及脓血,血色鲜红
- 伴里急后重
- 便前腹痛肠鸣
- 口干口苦
2. 体征
- 形体偏瘦
- 脐旁轻微压痛
- 舌红,苔黄稍腻
- 脉滑数
3. 辅助检查
- 外院结肠镜示:溃疡性结肠炎
4. 辨证
- 湿热蕴结大肠
- 瘀毒阻络
- 肠络受损
5. 治法
- 清热燥湿
- 凉血散瘀
6. 处方
- 药物:苦参30g,黄连10g,黄芩15g,黄柏15g,白头翁20g,薏苡仁30g,青黛10g,赤芍20g,三七10g,白芨20g,白芍20g,地榆20g,仙鹤草20g,木香10g,炙甘草15g
- 煎服方法:7剂,水煎取汁,直肠滴入,日1剂,2次/日
二诊
1. 症状
- 大便日行1~2次
- 质地偏稀
- 脓血及黏液较前减少
- 腹痛明显减轻
- 无里急后重
2. 体征
- 舌红,苔薄黄
- 脉滑
3. 治法
- 以清热利湿为大法
- 随症加减
4. 处方
- 药物:去白头翁、木香,减青黛为5g
- 煎服方法:继以7剂,水煎取汁,直肠滴入
三诊
1. 症状
- 大便日行1~2次
- 成形
- 大便无黏液脓血
- 无腹痛
- 食欲稍差
2. 处方
- 药物:去白芨、白芍,苦参减为20g,加黄芪20g,白术15g
- 煎服方法:日1剂,继续直肠滴入巩固治疗1个月
随访
- 随访1年未复发
按语
- 本例患者初诊、二诊以黏液脓血便为主诉,血色鲜红,伴腹痛,里急后重,属湿热蕴结大肠,热瘀阻络
- 治以清热燥湿,凉血散瘀解毒
- 方中苦参、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白头翁清热燥湿
- 青黛、赤芍凉血解毒
- 地榆、仙鹤草凉血止痢
- 三七、白芨散瘀止血
- 木香、白芍、甘草理气缓急止痛
- 诸药共奏清热燥湿、凉血散瘀、解毒止痢之功
- 三诊诸证消失,然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易复发,缠绵难愈,因患者体内伏毒难清,且素有脾虚为本,故以凉血解毒为继,辅以白术、黄芪培土扶中,固本以防复发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