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热证候内伤多见升阳益气功效明显
案例介绍
- 患者信息:邱某,男,28岁,中学教师。
- 初诊时间:1975年7月。
- 初诊情况:患者于1975年1月因发热心悸,肢面微肿,就诊于某医院,诊断为心肌炎,病因未明确,住院治疗二个多月,症状改善出院。但出院后持续低热不退(37.3℃~38℃之间),劳累即心悸易汗,早上面目微肿,下午足背亦肿。纳少乏味,胸腹觉闷,欲得温暖略舒。大便时溏,解不爽利,小便时黄。身困疲乏,气短懒言,面色微黄,下午即两颊赤热升火。
诊断分析
- 证型:气虚湿阻,心脾两伤。
- 症状:
- 气短懒言,身困疲乏,动则心悸易汗,面色微黄:心脾气虚之象。
- 脾虚则生湿,暑天又多外湿,湿滞不化,则胸腹作痞,纳少便溏,肢面微肿等症。
- 阳气不化,湿郁生热,出现低热,下午颊赤,小便时黄:东垣所谓“阴火上冲”。
- 脉象:浮细而少力,苔薄腻而舌稍胖。
- 治疗原则:益气化湿,兼调心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