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鸣、胆怯、午后心慌医案
一诊
患者信息:
- 姓名:高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47岁
- 日期:2009年10月14日
主诉: 自觉全身不适,心慌时作10余年。平时易外感,午饭后心慌加重、动则心慌甚,脑鸣,头皮发紧,心烦,胆怯,失眠,纳少,近2年瘦了15千克,大便2~3日1次。
舌脉: 舌暗,苔厚腻,脉沉。
证属: 气机失畅,心胆郁火。
治宜: 调畅气机,清心利胆。
处方:
- 当归10克
- 丹皮10克
- 栀子10克
- 淡豆豉20克
- 川芎6克
- 桔梗6克
- 怀牛膝20克
- 橘叶10克
- 柴胡9克
- 黄芩6克
- 半夏6克
- 党参10克
- 炙甘草3克
- 菊花10克
- 郁李仁6克
- 7剂
二诊
日期: 2009年10月21日
主诉: 服药后精神见好,心慌次数减少,性急、胆怯改善,失眠未见改善,大便干少、仍数日1次。
舌脉: 舌暗,苔厚腻,脉沉。
处方:
- 原方减郁李仁、橘叶
- 加桑寄生20克、元胡20克
- 14剂
三诊
日期: 2009年11月4日
主诉: 下午胃疼,余症改善,夜间已能入睡,心情转好。但自觉郁闷,时有心慌,大便2日1次。
舌脉: 舌暗,苔白,脉沉。
处方:
- 神曲15克
- 淡豆豉20克
- 橘叶10克
- 元胡20克
- 当归10克
- 川芎6克
- 桔梗6克
- 柴胡9克
- 黄芩6克
- 半夏6克
- 党参10克
- 炙甘草6克
- 14剂
四诊
日期: 2009年11月18日
主诉: 服药后心中较前舒适。现:胃痛时作。
舌脉: 舌紫暗,苔厚腻,脉沉。
处方:
- 栀子豉汤合温胆汤加味
- 栀子10克
- 淡豆豉20克
- 神曲15克
- 百合15克
- 乌药6克
- 元胡20克
- 枳实6克
- 竹茹6克
- 陈皮6克
- 半夏6克
- 茯苓9克
- 炙甘草6克
- 夜交藤25克
- 合欢皮15克
- 炒枣仁10克
- 14剂
五诊
日期: 2009年12月2日
主诉: 服上方7剂后胃痛消,出现腹痛(脐周痛),停药一周,晨起5点心慌,脑鸣。
舌脉: 舌暗,苔白,脉沉。
处方:
- 原方减枳实、竹茹
- 加炒白芍30克、乌贼骨30克
- 7剂
六诊
日期: 2009年12月16日
主诉: 服药后症状改善,精神状态好转,脐周疼消失,变勤快,委屈感减少,怕远走,脑鸣,口腔有味。
舌脉: 舌暗红,苔白厚,脉沉弦。
处方:
- 化浊行气方加减
- 丹参10克
- 百合20克
- 砂仁6克
- 炒枣仁10克
- 杏仁6克
- 薏苡仁10克
- 白豆蔻10克
- 虎杖20克
- 荷叶10克
- 乌药10克
- 木香3克
- 生麦芽30克
- 合欢皮15克
- 橘叶10克
- 7剂
七诊
日期: 2009年12月23日
主诉: 服药后效果尚可,胃痛消,近日稍感胃胀。
舌脉: 舌暗,苔腻,脉沉。
处方:
- 六诊方减生麦芽、乌药
- 加僵蚕10克、皂角3克
- 7剂
八诊
日期: 2009年12月30日
主诉: 服药后,胃痛于夜间发作,停药后胃痛消,大便次数增加。
舌脉: 舌暗,苔腻,脉沉。
处方:
- 化浊行气方加减
- 丹参10克
- 百合20克
- 砂仁6克
- 虎杖20克
- 荷叶10克
- 杏仁6克
- 白豆蔻10克
- 薏苡仁15克
- 刘寄奴10克
- 元胡20克
- 木香6克
- 炒枣仁10克
- 14剂
九诊
日期: 2010年1月20日
主诉: 服药后症状平稳,一般情况均尚好,情绪平稳。半夜1点胃痛,心慌时作。
舌脉: 舌暗,苔腻,脉沉。
处方:
- 八诊方减炒枣仁、木香
- 加白及10克、炒枣仁6克
- 3剂
按语
- 方药提示:二诊方中加桑寄生、元胡对改善睡眠有良好效果,临证凡遇夜间失眠或因周身烦痛不适而不能入寐者加入二药有效;对症状相近、休作有时者可选小柴胡汤治之;对脐周痛取等量炒白芍、乌贼骨重用,常收奇效。
- 本例患者现代医学考虑为抑郁症,曾长期服用西药,因症状无改善而求治于中医,经用中药综合调治,收到一定疗效,症状缓解,精神状态明显见好,生活信心增强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