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杨某医案
## 基本信息
- **性别**:女
- **年龄**:50岁
- **初诊日期**:2000年3月16日
## 初诊症状
- 胁腹部胀
- 尿黄不畅,有排不尽感
- 腰酸
- 疲乏
- 口干
- 口黏,不欲饮
- 纳差
- 恶心
- 夜重
## 初诊舌脉
- **舌象**:暗,边有瘀斑、齿痕
- **脉象**:弦细
## 初诊方药
- 醋柴胡 15g
- 五味子 10g
- 茵陈 10g
- 枳壳 15g
- 制半夏 9g
- 黄芩 15g
- 郁金 10g
- 龙葵 10g
- 虎杖 15g
- 川楝子 10g
- 元胡 10g
- 炒山栀 10g
- 焦三仙各 10g
- 党参 10g
- 生牡蛎 30g(先煎)
- 厚朴 6g
- 大腹子皮各 10g
- 7剂,水煎服
## 二诊
- **日期**:2000年3月23日
- **症状变化**:诸症好转,活动后时有尿失禁,劳累后头晕,头痛,仍口干
## 二诊舌脉
- **舌象**:淡
- **苔象**:薄
- **脉象**:弦细
## 二诊方药
- 醋柴胡 15g
- 五味子 10g
- 茵陈 10g
- 枳壳 15g
- 制半夏 9g
- 黄芩 15g
- 郁金 10g
- 龙葵 10g
- 虎杖 15g
- 川楝子 10g
- 元胡 10g
- 炒山栀 10g
- 焦三仙各 10g
- 党参 10g
- 生牡蛎 30g(先煎)
- 厚朴 6g
- 大腹子皮各 10g
- 山萸肉 15g
- 杜仲 15g
- 7剂,水煎服
## 三诊
- **日期**:2000年4月13日
- **症状变化**:药后食欲好转,恶心消除,尿失禁减轻,偶有头晕、气短,口干欲饮,腰酸,小腹坠胀,入睡难,易醒,大便偏稀,每日1次,小便淋沥不尽
## 三诊舌脉
- **舌象**:暗红
- **苔象**:腻稍黄
## 三诊方药
- 醋柴胡 12g
- 党参 15g
- 黄芩 12g
- 元胡 10g
- 焦三仙各 15g
- 山萸肉 15g
- 焦杜仲 15g
- 枳壳实各 12g
- 益智仁 9g
- 郁金 10g
- 川楝子 10g
- 制半夏 10g
- 苏梗 15g
- 北沙参 15g
- 炒枣仁 15g
- 虎杖 15g
- 蒲公英 30g
- 7剂,水煎服
## 按语
- 本医案通过调整方药,逐步改善患者的症状,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