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36岁
  • 初诊日期:1999年8月5日

主诉

上腹部疼痛,间断性黑便,持续8年。

初诊情况

1. 病史

  • 发病前无明显原因:上腹部疼痛,胀满,纳差。
  • 疼痛无规律:食后及空腹、夜间均可发生。
  • 既往治疗:1998年在省人民医院胃镜提示:糜烂出血性胃炎。常服胃得乐、甲氰咪胍、洛赛克、香砂养胃丸等药物,症状可稍减。
  • 黑便情况:曾出现5次黑便。

2. 现症

  • 上腹部疼痛,胀满,纳差,疼痛无规律,食后及空腹、夜间均可发生。
  • 舌象:质澹红,苔薄腻。
  • 脉象:弦细。

3. 中医诊断

  • 胃脘痛(胆胃不和)
  • 血证(肝脾肾功能失调)

4. 西医诊断

  • 糜烂出血性胃炎

5. 治法

  • 清疏肝胆,温补脾肾,养血止血

6. 处方

  • 自拟方清胆和胃汤加减
    • 柴胡 20g
    • 黄芩 15g
    • 半夏 15g
    • 鳖甲 15g
    • 桂枝 10g
    • 白芍 20g
    • 附子 10g
    • 阿胶 15g
    • 生地黄 15g
    • 炙甘草 10g
    • 赤石脂 10g
    • 白术 10g
  • 煎服方法:3剂,水煎服

7. 医嘱

  • 饮食宜清澹,忌食辛辣生冷等物。

二诊情况

  • 日期:1999年8月9日
  • 症状变化:上腹部疼痛有所减轻,仍觉腹部胀满,纳食有所好转。
  • 舌象:质澹红,苔薄黄腻。
  • 脉象:弦数。
  • 处方调整:加焦三仙各15g
  • 煎服方法:9剂,水煎服

三诊情况

  • 日期:1999年8月20日
  • 症状变化:目前精神尚可,上腹部胀满均消失,食欲正常,大便正常,时感乏力,余无特殊不适。
  • 舌象:质澹红,苔薄白。
  • 脉象:沉细。
  • 处方调整:去焦三仙,加白术10g, 黄芪30g, 当归10g
  • 煎服方法:9剂,水煎服

四诊情况

  • 日期:1999年8月27日
  • 症状变化:目前症状完全消失,饮食二便正常,无特殊不适。
  • 舌象:质澹红,苔薄白。
  • 脉象:沉细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