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34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尿色深红,头晕乏力,反复皮肤紫癜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气血亏损,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心脾两虚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唇甲苍白,舌质淡,舌苔薄微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晕乏力,眠差易醒,心悸健忘,纳差食少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血证虚劳气血亏损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13岁男性,主诉尿潜血、红细胞持续存在,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:血证。证型:湿热内侵,热毒移于下焦。病因病机:湿热内侵,久蕴不去,热毒损伤脉络。望诊:舌红,苔黄厚。闻诊:无特殊描述。问诊:纳可,口干,尿赤,大便烂。切诊:脉数。
血证慢性肾炎湿热下注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3岁。口腔渗血6天,伴血尿、便血、皮肤出血2天。中医病名属血证、发斑、虚劳。证型为气虚血溢、热盛动血、阴虚阳亢、痰热内闭。病因病机为气虚不能摄血,热毒燔灼血络,迫血外溢,阴液耗伤,痰热交结,内闭心包,引动肝风。望诊见神志昏迷,苔薄腻。闻诊见喉中痰鸣。问诊见抽搐、精神神经症状、发热、出血症状。切诊见脉大滑,后转细弱。
血证血瘀热毒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女性,主诉反复皮肤紫斑2个月余。皮肤紫斑,触碰处明显,情绪兴奋,精神紧张,失眠,胃脘隐痛。舌红,苔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血证(紫斑),证属肝脾不和。病因病机为外邪传经入里,气机郁结,肝气郁结,疏泄失常,木郁乘土,肝郁化火,迫血妄行。
血证肝脾不和肝肾阴虚阴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男性,反复发作身体多部位出血难止21年。主要症状包括身体内脏及关节腔易出血、易疲劳、脘腹胀满、形体消瘦、自汗多、性情急暴、胸中烦热、心慌心悸、眩晕。面色苍白,舌质红,苔薄白而干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血证,辨证为肝肾阴虚,脾弱不运。
血证肝肾阴虚脾弱不运虚热内扰
查看详情 →
15岁男性,对称分布下肢皮肤紫癜3天,伴瘙痒,无发热、腹痛,纳眠可,二便调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细。中医诊断血证(热伤血络)。病机为热伤血络,邪毒侵袭,血溢脉外。
血证热伤血络风邪侵袭脾胃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4岁,女性。四肢出血性皮疹、腹痛、颜面及下肢水肿、尿如茶色反复发作40余日。舌红、苔薄黄,舌底脉络黯红,脉细数。平素易感冒。中医诊断为血证(肌衄、尿血)。辨证为热毒内蕴,迫血妄行,阴虚夹瘀。
血证热毒内蕴阴虚夹瘀迫血妄行
查看详情 →
老年男性,血小板减少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细,中医诊断血证(气不摄血),病程较长,实验室检查血小板降低,无明显出血倾向,纳眠可,二便调,病机为气虚不摄血,病属血证。
血证气不摄血脉弦细苔薄黄
查看详情 →
女,7岁8月,双下肢皮疹间歇发作1月,尿检异常,腹痛、关节肿痛,颜面轻度浮肿,手足心热。舌红、苔薄黄,脉细数。血证(肌衄、尿血),阴虚邪热内盛,迫血妄行,瘀血阻络。舌红、苔黄腻,脉细数。肾阴亏虚,湿热内阻。
血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阴虚邪热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,主诉恶寒高热、中脘痞阻、纳谷不香、双下肢麻木、肌肤红点隐隐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气虚阳浮,病因病机为气虚阳越,邪毒内陷。望诊见舌质澹紫,边有齿印,苔薄白或薄黄腻;闻诊未见明显异常;问诊提示发热、纳差、乏力、寐差、汗多;切诊见脉细、微滑或细小滑。
血证急性白血病气虚阳浮虚劳
查看详情 →
医案未提及具体患者信息,未提供中医诊断、四诊信息及病程特征。
血证七宝饮槟榔常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胃溃疡病史2年,呕血,量约100毫升/次,后又出现腹胀,吐血2次,计约250毫升。临床表现脘腹胀闷,吐血紫黯,口臭,大便色黑如柏油,面色苍白,烦躁。舌红,苔黄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血证,吐血。证型胃中积热型。
血证胃溃疡胃中积热
查看详情 →
男,36岁,发作性上腹痛三年半,加剧一周,排黑便两天。慢性病容,面色萎黄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弱。上腹部偏右轻度压痛,无肌紧张及反跳痛。胃脘痛,血证,中焦虚寒型。胃小弯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,大便隐血(++++),HB8g%。上腹隐痛,嘈杂感,泛吐清水,喜暖喜按,进食温热缓解,生冷加剧。疼痛向腰背部放射,黑便,心慌气短,畏寒,疲倦乏力。
血证胃脘痛中焦虚寒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1岁,女性。皮肤点状、片状出血点1周,伴关节疼痛。中医诊断血证(肌衄),证属正虚感邪,灼伤血络、血溢脉外。舌边尖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主要症状为皮肤出血点及关节疼痛,病程1周。
血证肌衄正虚感邪血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。神疲乏力,头晕耳鸣,腹胀纳少,面色萎黄,舌淡,脉细。病程2年。中医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,属“血证”、“虚劳”范畴。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,脾失健运,气血生化不足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淡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神疲乏力、头晕耳鸣、腹胀纳少。切诊见脉细。
血证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1岁。主诉乏力、全身散在性出血点,反复发作4月余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血证,证属气不统血,血脉瘀阻。四肢及腹部散在出血点,按压不褪色。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。
血证气不统血脾肾两虚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2岁零10个月男性,发热咳嗽,臀部针眼渗血不止,两膝两踝关节肿大,触之哭甚。血友病,舌质暗红、尖赤少苔,左手指纹紫暗达于关外,右手指纹不显。关节肿胀,手足心热,夜间尤甚,大便干燥。白细胞升高,凝血时间延长。
血证血友病阴虚热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皮下瘀斑肿块、双下肢水肿半年余。乏力,间断性皮肤疼痛,皮下紫色瘀斑肿硬疼痛,午后双下肢水肿,按之凹陷,劳累后加重,精神差,畏寒,手足不温,小便清长,大便黏滞不爽,舌质澹暗有瘀点、苔微黄滑腻,脉沉细尺弱,月经量少,头痛,紧张后加重。中医病名血证、水肿。证型脾肾阳虚、气不摄血、水湿不化、瘀血阻络。望诊舌质澹暗有瘀点,苔微黄滑腻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乏力、畏寒、手足不温、小便清长、大便黏滞不爽、月经量少、头痛。切诊脉沉细尺弱。
血证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气不摄血
查看详情 →
吴某,30岁,上腹疼痛,间断性黑便8年。胃痛,血证属肝胃不和证。面色萎黄,舌澹红苔薄腻,脉沉弦。胃镜示糜烂出血性胃炎,大便潜血(+)。肝胆郁滞,化瘀阻络,横逆乘伐脾胃,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。
血证胃痛肝胃不和脾不统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3岁。主诉双下肢散在紫斑6年余,加重1月。病程日久,脾肾亏虚,固摄失职,阴虚血热,迫血妄行。神疲乏力,面色苍白,少气懒言,稍动则气促,全身散在紫斑,心烦眠差,咽喉红,大便溏,纳一般,舌暗红、苔薄白,脉滑偏浮。急查血小板计数为10×109/L。中医诊断为血证(肌衄)。
血证脾肾亏虚阴虚血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