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基本信息
- 患者姓名:郭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53岁
- 职业:农民
- 初诊日期:1973年10月15日
主诉
3个月前发现左侧颈部有一包块,逐渐增大,经B超探查:包块大约为3.5cm×3cm大小,质中等硬,可随吞咽上下活动,时有心悸出汗烦躁,口干欲饮。
诊断
- 西医诊断:甲状腺腺瘤
- 中医诊断:瘿瘤
初诊情况
- 舌象:舌质红,舌苔薄黄
- 脉象:脉沉数
- 辨证:肝郁痰凝,气血瘀结,郁久化热,灼伤阴津
初诊方剂
- 药物:
- 柴胡 10克
- 陈皮 10克
- 半夏 9克
- 夏枯草 30克
- 煅牡蛎 30克
- 浙贝母 10克
- 炙龟甲 10克
- 红花 10克
- 三棱 10克
- 莪术 10克
- 牡丹皮 15克
- 天花粉 20克
- 玄参 15克
- 甘草 6克
第二次复诊
- 日期:1973年11月25日
- 患者反馈:服上方平和,无不适,间断服用30剂。颈部包块缩小,质软,心悸、汗出已止,感口苦,纳差。
- 舌象:舌质偏红,舌苔薄黄
- 脉象:脉细数
- 调整方剂:去炙龟甲,加黄芩 10克,鸡内金 12克
第三次复诊
- 日期:1973年12月6日
- 患者反馈:口苦大减,食欲增加。B超检查:颈部包块已明显缩小。
- 舌象:舌质偏红,舌苔薄黄
- 脉象:脉细数
- 调整方剂:仍拟软坚化瘀,加重养血生津之药
- 柴胡 10克
- 陈皮 10克
- 半夏 9克
- 夏枯草 30克
- 当归 15克
- 红花 10克
- 生地黄 15克
- 玄参 15克
- 煅牡蛎 30克
- 昆布 10克
- 海藻 10克
- 浙贝母 10克
- 天花粉 20克
- 牡丹皮 15克
第四次复诊
- 日期:1974年元月10日
- 患者反馈:左颈部包块已消散,诸症已平。病人生活一切如常。
- 追访:2年,颈部瘿瘤未再复发。
按语
- 原文:瘿瘤病之主要病理为气、痰、瘀互结,如《外科正宗》曰:“夫人生瘿瘤之症,非阴阳正气结肿,乃五脏瘀血、浊气、痰滞而成。”又《医宗金鉴》云:“多外因六邪,荣卫气血凝郁;内因七情,忧郁怒气,湿痰瘀滞,山岚水气而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