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医案
## 患者信息
- **姓名**:Anita
- **年龄**:50岁
- **西医诊断**:胃十二指肠溃疡
## 病情发展
- **治疗前**:患者在服用抗生素和抑酸药两周后,胃痛未见缓解,疼痛集中在右胆囊区。
- **体征**:胆囊区压痛明显,肝脉弦。
- **治疗过程**:采用针刺治疗,穴位包括内关、足三里、太冲、三阴交,留针半小时。首次治疗后,右胆囊区疼痛消失。连续治疗3次,每周一次。
- **随访情况**:3个月后随访,患者疼痛完全消失。
## 按语
- **西医治疗**:胃病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西医病名,治疗的药物也不断被开发。
- **中医治疗原则**:中医治疗始终以辨证施治为指导原则,以脏腑辨证为基础,以调和气血、恢复阴阳平衡为目的。
- **针刺治疗特点**:针刺治疗中,寻找疾病的反应点是其特长。同样表现为胃痛,但反应点可能不同。如例4中,胃痛特点为泛酸及胆囊区压痛,考虑肝胃不和,选用肝经原穴太冲和心包经之络穴内关。
- **穴位选择**:内关穴是治疗上、中两焦病的重要穴位,尤其适用于上实中满的实证。
- **病因分析**:肝主疏泄,解剖位置与脾胃同属中焦,肝木乘土或土虚木乘,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出现泛酸应考虑肝胃同病和肝胃同治。
- **参考文献**:奚德培、张玮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