丑夜发热三年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黄某
  • 性别:男性
  • 年龄:72岁
  • 就诊日期:2010年3月12日

主诉

反复发热已3年,每日均在半夜3~5点自觉身大热,伴胸翳闷、心烦、口干舌燥。

既往史

  • 曾经多家医院检查,发热原因不明。
  • 所服方药多滋阴、清热,如青蒿鳖甲汤、清骨散等。
  • 间有祛湿者、凉血者,效果不佳。

本次就诊情况

  • 精神状态:稍倦
  • 发热时间:每发均在半夜3~5点
  • 体温:自测体温最高37.5℃
  • 伴随症状:心烦,口干舌燥,渴欲饮水,至5点汗出热自退
  • 其他症状:无恶寒、咳嗽、尿频尿急等
  • 饮食:胃纳尚可
  • 二便:二便自调

体征

  • 舌象:舌澹红,苔薄白
  • 脉象:脉弦
  • 查体:心肺听诊正常

诊断

  • 发热类型:低热
  • 发热特点:发作有时、潮热
  • 辨证:属阳明病,小柴胡汤证,白虎加人参汤证

按语

  • 前医治疗:曾用青蒿鳖甲汤,青蒿鳖甲汤载于《温病条辨》,实为叶天士方。
  • 胡希恕批注:胡希恕认为舍柴胡而用青蒿,未免欺人。
  • 徐灵胎观点:一药有一药之性情功效,青蒿能治疟之发热,未必能替代柴胡治胸满之发热。
  • 总结:所谓“宗古法而变古方者”大谬也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