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滞化热之证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严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5岁
  • 就诊日期:2005年10月28日

主诉

不思饮食、脘腹胀满1个月。

初诊情况

1. 病史

  • 病程:1个月前因食香蕉后出现食量下降,稍进食则脘腹胀,大便2~3日1次,干结难出,夜卧不安。
  • 治疗情况:家长予“健脾消食片”等开胃中成药,饭量不见增加。
  • 平素习惯:好饮料、烧烤。

2. 临床表现

  • 不思饮食
  • 脐腹胀满
  • 恶心
  • 手心灼热
  • 夜不安寐
  • 大便秘结
  • 口渴欲饮

3. 体征

  • 舌质:澹红
  • :厚腻
  • :滑

4. 诊断

证型:食积停滞,郁而化热

5. 治法

法当:消积导滞,清化湿热

6. 方药

  • 紫苏叶:30g
  • 枳壳:9g
  • 炒谷芽:30g
  • 炒麦芽:30g
  • 白豆蔻:15g
  • 炒山楂:15g
  • 建神曲:15g
  • 槟榔:6g
  • 草果:9g
  • 肉苁蓉:12g
  • 栀子:1.5g
  • 竹茹:6g
  • 午时茶:1方
  • 橘皮:3g
  • 白薇:30g

7. 用法

  • 煎服:2剂,水煎服,每日1/2剂,每次50ml,每日4次
  • 忌口:忌生冷、零食

二诊情况

1. 服药后反应

  • 食量明显增加
  • 大便通畅
  • 脐腹胀满消失

2. 体征

  • 舌质:澹红
  • :薄白
  • :数

3. 诊断

证型:中焦积滞得去,升降恢复正常

4. 方药

  • 原方:再进原方2剂

5. 指导

  • 饮食:少吃零食

按语

:小儿脾常不足,肠胃脆弱,故乳贵有时,食责有节,乳食无度则伤胃滞脾。伤于胃,则食积内停,失于和降;伤于脾,则失于运化,水湿内生,郁而化热。食积、湿热壅塞中焦,升降失司,诸症蜂起。《幼幼集成》曰:“夫饮食之积,必用消导。消者,散其积也。导者,行其气也。”本案积滞内停,故予消食化积之品,如山楂、建神曲、二芽、槟榔;配白豆蔻、紫苏叶、枳壳、草果芳化燥湿、理气运脾;配栀子、午时茶、白薇清解郁热。此组药物能恢复脾胃纳运。食积内停,还应恢复脾胃升降,故以橘皮、竹茹和胃降逆;肉苁蓉润肠通便。诸药配伍,脾胃纳运,升降正常,则诸症向愈。

总之,治疗积滞以恢复脾胃生理功能为目的,故其治疗方法为:散其结,行其气,清其热,降其逆,通其腑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