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某 水肿病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26岁
  • 初诊日期:1997年6月20日

主诉

浮肿5年余,加重1个月。

初诊

1. 现症

  • 周身浮肿
  • 胃脘胀满
  • 肠鸣
  • 腰酸痛
  • 精神欠佳
  • 面色白
  • 颜面浮肿
  • 下肢指陷性水肿
  • 舌边尖红
  • 苔白腻
  • 脉沉细无力
  • 尿蛋白(++++)
  • 血红蛋白 8.5g/L

2. 中医诊断

  • 水肿(脾肾阳虚)

3. 西医诊断

  • 慢性肾炎

4. 治法

  • 温肾健脾利水
  • 疏肝利胆和胃

5. 处方

  • 真武汤合小柴胡汤加减
    • 茯苓 30g
    • 白芍 20g
    • 白术 15g
    • 附子 10g
    • 柴胡 15g
    • 黄芩 10g
    • 党参 20g
    • 半夏 15g
    • 茵陈 20g
    • 连翘 20g
    • 焦三仙各 15g
    • 陈皮 20g
    • 黄芪 60g
    • 生姜 30g
  • 6剂,水煎服

6. 医嘱

  • 高蛋白、低盐饮食

二诊

1. 日期

1997年6月26日

2. 症状变化

  • 胃脘胀满减轻
  • 水肿有所好转
  • 精神好转
  • 舌澹
  • 苔白腻
  • 脉沉细

3. 处方调整

  • 加竹茹 15g
  • 郁金 15g
  • 3剂,水煎服

三诊

1. 日期

1997年6月29日

2. 症状变化

  • 胃脘胀满减轻
  • 水肿好转
  • 腰痛减轻
  • 精神尚可
  • 舌澹
  • 苔薄白
  • 脉沉细

3. 处方调整

  • 去茵陈、连翘、焦三仙、陈皮
  • 加竹茹 15g
  • 郁金 15g
  • 升麻 10g
  • 桔梗 10g
  • 桂枝 6g
  • 6剂,水煎服

四诊

1. 日期

1997年7月5日

2. 症状变化

  • 病情稳定
  • 腰痛减轻
  • 精神尚可
  • 水肿减轻
  • 舌澹
  • 苔薄白
  • 脉沉细

3. 处方

  • 茯苓 30g
  • 白芍 20g
  • 白术 15g
  • 附子 10g
  • 猪苓 30g
  • 泽泻 20g
  • 桂枝 10g
  • 黄芪 60g
  • 党参 30g
  • 桑螵蛸 15g
  • 当归 15g
  • 阿胶 10g
  • 陈皮 10g
  • 6剂,水煎服

五诊

1. 日期

1997年7月11日

2. 症状变化

  • 精神好转
  • 水肿减轻
  • 无不适
  • 舌澹
  • 苔薄白
  • 脉沉细

3. 处方调整

  • 守上方20剂,水煎服

六诊

1. 日期

1997年7月31日

2. 症状变化

  • 精神较好
  • 体力增加
  • 面色转润透红
  • 腰酸水肿消失
  • 饮食睡眠尚可
  • 二便正常
  • 舌澹红
  • 苔薄白
  • 脉细

3. 处方调整

  • 守上方6剂,水煎服

按语

  • 脾土制水,肾主水,肝主疏泄水湿。
  • 本病的发生因肝脾肾功能失调所致,即木郁水寒,土湿为患。
  • 真武汤温阳利水;小柴胡汤疏泄少阳以助水液运化;土湿木郁而化热,故用茵陈、连翘以清热利湿;黄芪、陈皮、焦三仙健脾理气消食助后天之本以图疗效持久;升麻升举阳气;桔梗载药上行;桂枝通阳化饮,使下陷之阳气得到升举;真武汤加桑螵蛸补肾壮阳;当归、阿胶滋阴补肝养血。
  • 取其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”。
  • 此患者治疗有3个特点:一是三阴并补,二是阴阳双补,三是寒热并用。如此配伍可使水暖、土和、木达而诸症自除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