喘证医案
基本信息
- 患者姓名:罗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69岁
- 初诊日期:2006年3月12日
主诉
气促25天,加重2天。
病史
- 初诊情况:
- 患者2月12日出现气促,伴上腹部饱胀感,无腹痛腹泻,无胸闷胸痛,无心慌心悸。
- 在当地卫生所就诊,诊断为“胃炎”,予静滴消炎药(具体不详)后腹胀减轻,但气促逐渐加重。
- 2月21日来我院门诊就诊,查心电图示:“①极速型心房纤颤;②ST-T段改变”,胸片:“考虑心衰、肺淤血”,心脏彩超:“风湿性心脏病,联合瓣膜病变:二尖瓣、主动脉瓣轻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,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,肺动脉高压(中度)”。
- 风湿三项及血沉正常,遂收入留观,诊断为“心衰、房颤、风湿性心脏病”,予地高辛、螺内酯、HCT等药物后症状稍缓解出观,后一直在门诊服用上述药物,病情稳定。
- 两天前气促加重,伴心慌心悸,右足麻木、冰凉、疼痛,遂来我院就诊,为求进一步治疗,收入我科。
入院诊断
- 中医诊断:喘证(气虚痰瘀)
- 西医诊断:风湿性心脏病,二尖瓣、主动脉瓣轻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、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,快速型心房纤颤,心功能Ⅳ级
现病史
- 刻下症状:活动后神疲,气促、心慌,大便烂,足部疼痛、麻木。
- 舌象:舌澹暗,脉结而细,苔厚腻。
- 邓老分析:
- 活动后气促,乃气(阳)不足。
- 咳嗽,咳痰,痰色白,纳少,主由肺脾气虚、痰浊内生。
- 眠差,乃心气不足、心失所养而致。
- 舌质暗红,苔白腻,均主有痰、有瘀。
- 右脉沉细,主虚,以阳虚为着,左脉涩,主瘀。
- 喘之因主病位在心,而与肺脾肾相关。
- 病理因素主在痰与瘀。
- 反过来又影响脏腑功能而致喘。
- 此为阳气亏虚,痰瘀内阻证,治以益气温阳、活血化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