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47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目眩、贫血8年。刻下症见头晕目眩、面色晦黯、唇甲苍白而黯、心悸怔忡、心烦失眠、身体困重、四肢水肿、汗出畏寒、气短懒言、腰腿酸软、性欲消失、两胁疼痛、嗳气不舒、胸闷腹胀、脘闷纳呆、腹痛腹泻、呕血便血。舌苔白厚而腻,脉缓细而滑。中医诊断虚劳,辨证五脏俱病,寒湿困脾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寒湿困脾脾肾两虚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突发头晕、头痛、口眼歪斜、言语不利、半身不遂,病程短。中医诊断为中风,证型为气血虚衰,风邪乘虚而入,阻塞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,脉络失养。望诊见舌质淡无苔,闻诊无特殊描述,问诊见言语不利、半身不遂,切诊脉细弦无力。
中风肝肾阴虚虚风内动气火上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4岁,男性。主诉时有房早、房颤,近1个月频发房颤,神情焦虑,烦躁失眠,自汗盗汗,神疲乏力,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,整日愁眉不展,时胸闷如窒。舌暗红,苔白厚腻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型为肝失疏泄,气滞心络,兼有痰浊。
心悸气滞心络痰浊内阻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、面色晦暗、唇甲苍白而黯、心悸怔忡、失眠少寐、四肢浮肿、汗出畏寒、气短懒言、腰瘦腿软、两胁疼痛、胸闷纳呆、腹痛腹泻。病程六年。中医病名为再生障碍性贫血,辨证为五脏俱病,关键在寒湿困脾。望诊见面色晦暗、唇甲苍白而黯、舌质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症状广泛,涉及多个系统。切诊见脉缓细而滑,苔厚白而腻。
房颤再生障碍性贫血冠心病寒湿困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多年,伴胸闷、四肢关节肿痛、畏寒、面浮跗肿、小溲短少。中医病名心痹,证型为痹证日久,心阳不振,心脉瘀阻。舌苔薄白,脉弦细而促结。辅助检查示心房纤颤。
心痹心阳不振心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。全身反复出现红色肿块、结节,伴发热三年。主诉为全身反复出现红色肿块,结节,伴发热已近三年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苔黄腻。体征见两下肢浮肿,面部、四肢及躯干部皮下散在结节、红斑,部分融合成片状团块。肝区压痛,肝肿大。脉弦数。中医诊断为脂膜炎,恶核。辨证为肝阴不足,脾运失健,湿郁化热,挟痰瘀交阻。
脂膜炎肝阴虚脾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0岁。主诉心悸3年,加重伴乏力2月。舌质红、干燥,脉数、不齐、有停顿。心率106次/分,血压140/90mmHg。中医诊断心激荡、心热残留。病因清浊生华不良,血体素溷浊,入心主脉,心赫依血运行受阻。
心房颤动心热残留心悸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4岁,男性。主诉活动后气短胸闷2年。中医病名心衰,证型阳虚水泛,病因病机为心脾肾阳虚,血瘀水停。望诊见舌质淡红,舌背静脉有瘀点,口唇澹紫,颈静脉轻度怒张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易出汗,纳谷尚可,大便易溏质稀,日行2次。切诊见脉小缓,至数不齐,强弱不等。
心衰心脾肾阳虚血瘀水停心功能减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5岁,女性。反复心悸、胸闷5年,又发5日。冠心病,心房纤颤。心悸、胸闷、心前区隐痛,头晕,烦热,肢麻,口苦燥。舌质澹,苔薄白。脉细弦而结代。气阴不足,心火偏旺,心气虚弱,营血运行不畅。心悸(气阴不足)。
心悸气阴不足心火偏旺心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79岁女性,发作性胸闷、心慌10年,加重5个月。胸闷气短,心慌乏力,饮食不佳,面色晦暗,舌质暗红,舌体适中,舌苔薄少,脉象沉细偶结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属心脾虚弱,胃阴不足型。病因病机为劳累思虑,性情急躁,喜食甜味,导致心脾虚弱,胃阴不足,气血不畅,血行瘀阻。
心脾虚弱胃阴不足胸痹心悸心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,糖尿病病史15年余,水肿反复发作,近2个月加重。周身高度浮肿,身体困重,胸闷喘促,夜间难以平卧,腹部膨隆,食少纳呆,口渴尿少,大便秘结。舌质淡,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,苔白厚,脉沉缓。体重90公斤,血压165/105mmHg,腹水征阳性,阴囊水肿,右侧肢体肿甚。尿蛋白3+,血总蛋白降低,白蛋白降低,血肌酐升高,尿素氮升高。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,二尖瓣关闭不全,主动脉瓣少量反流。眼底检查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。
糖尿病水肿脾肾虚损湿热壅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心悸、胸脘隐痛、窒闷、嗳气、下肢浮肿、怕冷、两颧潮红、口干、头痛、月经量少。中医诊断为心阳不振,气滞血瘀。舌质澹青,苔薄腻,脉结代。病程较长,症状复杂,涉及心、肺、肝、肾等多脏腑功能失调。
心房颤动心阳不振气滞血瘀阴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。左眼眶肿块,面部及双下肢结节,伴发热、浮肿、皮肤红肿热痛。病程自1983年5月起,持续三年余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肝阴不足,脾失健运,湿郁化热,挟痰瘀交阻。肝区疼痛,心悸,胸闷,嗳气腹胀,下肢焮肿,皮下结节,部分融合成片状团块。肝肋下三指,有触痛,质软。体温38.4℃,脉搏92次/分,血压18.7/10.7千帕。下肢浮肿明显,面部、四肢及躯干多发结节、红斑。
脂膜炎肝阴不足脾失健运湿郁化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胸闷心慌1年半,伴头晕乏力,气短似喘,面色萎黄,食欲不振,大便稀溏每日2~3次。舌澹不润,苔白厚粗松,中心剥脱,脉律不齐、叁伍不调。气阳不足、阴血亏虚之心悸,阴阳俱虚,气虚下陷。
房颤慢性心肌炎气阳不足阴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9岁,男性,主诉大便干燥、排便不畅,病程较长,自1991年起有心慌、胸闷,诊断为冠心病、心律失常。舌澹暗、苔薄白而干,脉弦细不齐。中医诊断为气虚瘀血便秘,心悸,辨证为气虚血瘀,传化失职。
气虚瘀血便秘心悸气虚血瘀津液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0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、心悸、活动后气促、全身乏力。病程10年余。中医病名胸痹心痛,证型气阴亏虚、痰热内蕴。望诊舌体稍大、苔薄黄,舌体胖、苔黄厚腻,舌红苔黄腻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有心悸、夜寐欠佳、口干口苦、喜饮、睡眠差。切诊脉弦细、脉细。血压、心率异常,心界左下扩大,心尖区可闻及杂音,双下肢轻度水肿。
胸痹心痛气阴亏虚痰热内蕴心功能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6岁,男性。主诉咳嗽咯痰、气喘反复发作20年,加重2周。咳嗽咳痰量少清稀,心慌、胸闷、气短,不耐活动,怕冷,纳少,腰际酸软,寐欠安,小便少,大便偏溏。舌质紫黯有瘀点,舌苔白腻,脉细弱促。面色青紫,唇紫,桶状胸,两肺底可闻及湿啰音,心率96次/分,房颤律,二尖瓣收缩期杂音,P2亢进,双下肢轻度浮肿。中医诊断肺胀,证型肺肾气虚,痰瘀痹阻。
心房颤动肺胀肺肾气虚痰瘀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55岁,头晕病程两年,高血压病史4年,阵发房颤4年余。舌红,苔白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阴虚阳亢,痰瘀阻络。病机为肾精亏虚,水不涵木,痰瘀内阻。
高血压阴虚阳亢痰瘀阻络肾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73岁女性,反复晕厥,近1周发作6次,发作前心悸,气短胸闷,头晕纳差。中医诊断晕厥,证型为宗气下陷,肾精亏虚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薄,脉沉细。患者有冠心病、心律失常病史,ADL评分28分,Hachinski评分>7分,MMSE评分20分,提示认知功能障碍。既往有房颤病史,心气虚衰,心血不足,脾失健运,肾精亏虚,神明失养。
晕厥宗气下陷肾精亏虚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82岁男性,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3年余,按之凹陷,胸闷心慌,动则气喘,疲劳乏力,口不干,大便日1行,舌有紫气,苔薄白,脉细小数。中医诊断水肿,证型心肾两虚,水湿内停。舌有紫气,苔薄白,脉细小弦。病机为心肾两虚,水湿内停,气血运行失畅。
水肿心肾两虚脾肾气虚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