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基本信息
- 患者姓名:徐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52岁
- 职业:农民
- 籍贯:常德市桃源
- 就诊日期:2005年8月25日
初诊情况
1. 主诉
腹痛、腹泻2天。
2. 病史
患者两天前晚餐时进食过多辛辣之物并饮酒,当晚出现脘腹隐痛、饱胀、肠鸣。次日晨起腹痛加重,腹泻,所泻之物为黄稀水,无红白黏冻,泻而不爽,气味臭秽,肛门灼热,但无里急后重,伴口干口苦,小便短黄。
3. 既往治疗
自服痢特灵、黄连素、肠康片等治疗,其病症无改善。
4. 体征
- 舌象:舌红苔黄腻
- 脉象:脉数
5. 辨证
湿热伤中之泄泻。
6. 治法
清利湿热,消食解(酒)毒。
7. 方药
- 主方: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
- 药物:
- 煨葛根 30g
- 黄芩 10g
- 川黄连 6g
- 甘草 6g
- 白芍 15g
- 云苓 15g
- 广木香 6g
- 煎服方法:4剂,水煎服,一日一剂。
二诊情况
1. 服药后反应
- 症状改善:服上方后,当晚腹痛减轻,次日腹泻次数减少,4剂服完,腹痛、肛门灼热、口干口苦等症状消失,便稀,日3~4次,食欲不佳,疲乏。
- 舌象:舌澹红,苔薄腻
- 脉象:脉稍滑
2. 辨证
余邪未清,脾胃不健。
3. 治法
解(酒)毒消食、健脾和胃。
4. 方药
- 药物:
- 煨葛根 30g
- 川黄连 6g
- 甘草 6g
- 白芍 15g
- 云苓 15g
- 广木香 6g
- 党参 15g
- 黄芪 20g
- 淮山 15g
- 炒扁豆 12g
- 煎服方法:5剂,水煎服。
随访
半个月后患者来院告知,服完上方五剂,症状全部消失,食欲、精神正常。
按语
- 病因:历代医书中对本病都有详细的记载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清气在下,则生飱泄···湿胜则濡泄。”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曰:“暴注下迫,皆属于热。”《景岳全书·泄泻》云:“泄泻···为饮食所伤,或为时邪所犯··因食生冷寒滞者。”
- 病机:本案病者过食辛辣之品及饮酒,湿热内蕴,滞于脾胃,肠道传导失职,分清别浊失常,而发腹痛腹泻。
- 方解:所用药方中,重用煨葛根为君既能清热解表,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,葛根用面煨后更能增强止泻效果而解酒毒;配苦寒之黄连、黄芩为臣药,其性寒能清胃肠之热,味苦能燥胃肠之湿;甘草、白芍甘缓和中,缓急止痛;广木香行气消胀;云苓健脾利湿。全方合用湿热得除,脾胃得健,酒食之积得解,故腹痛腹泻得止。现代广泛用于急慢性肠炎、急性细菌性痢疾、小儿秋季腹泻、中毒性肠炎等疾病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