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气不足,兼感风寒咳嗽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茹某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2岁6个月
- 初诊日期:1992年12月16日
主诉
间断咳嗽月余,加重3天。
现病史
- 主要症状:咳嗽单声,咳吐稀痰,鼻塞流清涕。
- 其他症状:纳差,面色皖白。
- 既往史:平时易感多咳。
- 舌象:舌质澹白苔薄滑。
- 体征:心肺正常。
- 治疗史:曾多处医治效差,服风寒咳嗽Ⅳ号方原方3剂,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。
复诊信息
- 复诊日期:12月20日
- 症状变化:服药后咳嗽减轻,清涕消失,鼻窍通畅。
- 舌象: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
- 处方调整:继用原方加百合2g, 五味子0.3g。
复诊后治疗
- 方剂:原方加百合2g, 五味子0.3g。
- 煎服方法:3剂善后。
诠解
- 诊断:患儿肺气亏虚,卫外不固,平素易感多咳,且病程较长。
- 治疗原则:予风寒咳嗽Ⅳ号方,本方由苏叶1g、葛根1g、前胡1g、陈皮1g、姜半夏0.3g、枳壳1g、桔梗1g、茯苓2g、西洋参1g、甘草0.3g、生姜1片、大枣1枚组成。
- 功效:疏风散寒,宣通肺气,消痰止咳。用于小儿肺气虚弱,外感风寒所致咳嗽。
- 症状:咳嗽,唾涎痰,面色白,流清涕,打喷嚏,鼻塞声重,或伴发热,体温37.5℃~38℃,舌质澹或澹红,舌苔光滑或薄白,指纹澹红。
- 方解:
- 苏叶:疏风散寒。
- 姜半夏、陈皮、前胡、枳壳、桔梗、茯苓:共奏化痰止咳之功。
- 西洋参:补肺气,助机体抗邪外出。
- 复诊时:表邪已散,加五味子敛肺气,患儿久咳,恐伤肺阴,加百合养阴生津。
按语
- 总结:患儿肺气不足,兼感风寒,治疗以疏风散寒、宣通肺气、消痰止咳为主,复诊时表邪已散,加用五味子和百合以敛肺气、养阴生津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