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胃肠炎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刘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50岁
初诊信息
- 日期:1965年9月12日
- 症状:
- 昨日吃了一碗葡萄
- 今日上午感无力、口渴、下肢酸软
- 喝了三杯热茶后,即觉身热、头昏、恶寒
- 下午皮肤热如燔炭灼手,体温40.1℃
- 不思饮食,有温温欲吐之感
- 感心烦
- 舌苔:白厚而少津
- 脉象:数急
初诊方剂
- 药物:
- 葛根四钱
- 麻黄三钱
- 炙甘草二钱
- 白芍三钱
- 桂枝二钱
- 生姜三钱
- 半夏四钱
- 大枣三枚
- 生石膏二两
二诊信息
- 日期:1965年9月13日
- 症状:
- 傍晚服药后,即呈昏睡状态,并发生呕吐,吐出大量清水
- 夜半出现腹泻,为大量水样便,色红
- 便后入睡,身热减轻,体温37.4℃
- 意识渐清
- 仍有腹泻,但量已少
- 仍有欲吐之情
二诊方剂
- 药物:
- 白头翁二钱
- 黄芩三钱
- 黄柏三钱
- 黄连三钱
- 秦皮三钱
- 白芍三钱
- 甘草二钱
- 大枣三枚
- 半夏四钱
- 生姜三钱
三诊信息
- 日期:1965年9月14日
- 症状:
- 昨日下午,诸症大减,呈脉静身凉之象,体温36℃
- 仍无力、不思饮食
- 今日,身微汗出,已进食
按语
- 按:本例是急性下利,为急性胃肠炎可能性大,原病历记载有“水样便,色红”,不能完全排除痢疾。但不论是痢疾还是肠炎,仲景时代,是根据症状特点用药的,这就是,病之初为太阳阳明合病,《伤寒论》第33条:“太阳与阳明合病,不下利,但呕者,葛根加半夏汤主之。”故与葛根加半夏汤。又因心烦,故加生石膏。第二天出现吐利,呈太少合病,据《伤寒论》第371条:“热利下重者,白头翁汤主之。”及第172条:“太阳与少阳合病,自下利者,与黄芩汤;若呕者,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。”故与白头翁汤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。因方药对证,故药到病除。中医能治急性病久矣!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