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男性,56岁。主诉发热、恶寒、咳嗽、胸痛、咳血。病程半个月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太少合病,寒温合邪,痰热壅滞。病因病机为外感寒热之邪,郁于胸中,痰热化火成毒。望诊见面红唇干,舌质鲜红,苔白中黄厚干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发热、身痛、口燥咽干、口苦心烦、手足心热、咳痰少而稠、痰中带血、胸胁痛。切诊未提及脉象。
太少合病肺热痰热壅滞口燥咽干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0岁,主诉乏力、口渴、下肢酸软、身热、头昏、恶寒、心烦、不思饮食、欲吐。舌苔白厚而少津,脉数急。病程短,急性起病。中医病名属急性胃肠炎,证型为太阳阳明合病,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、内热壅盛。望诊见舌苔白厚少津,闻诊未提及,问诊有乏力、口渴、心烦、欲吐等,切诊脉数急。
太少合病急性胃肠炎太阳阳明合病热利下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女性。主诉咳嗽5天。症见咳嗽,咽痒,咳少量白粘痰,恶风,头晕,口干口苦,双肩部酸痛,大便稍干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既往有糖尿病史5年。辨证属太少合病。
太少合病咳嗽口干口苦双肩酸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58岁,发热恶寒,无汗,胸胁痛,恶心,体温39.7℃,烦躁,脉弦滑数,苔白腻略黄,病程3天,辨证为太少合病,寒湿袭表,枢机不利。
太少合病外感寒湿枢机不利寒湿袭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男性。长期发热7~8年,下午及晚上发热,腰以下如火烤,汗出怕风。自觉发热,恶风,汗出,胸胁痞满不舒。舌淡红、苔薄黄,脉浮弦。辨证为太少合病。复诊时舌红、苔黄腻,脉缓,辨治为痞证。
太少合病太阳中风少阳证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49岁,男。头痛、发热1周。微发热恶寒,肢节疼痛,脘腹满闷,恶心欲呕。舌质淡红苔薄,脉微略数。风寒表证。舌质淡红苔薄,脉微略数。
太少合病风寒表证肢节疼痛恶心欲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6岁。主诉咽痛,咳嗽4天。主要症状为咽痛、咳嗽、咯黄色痰、口苦、纳差、略有恶心。舌质红,舌苔白少津,脉滑。中医诊断为咳嗽,太少合病证。病因病机属外感风热,邪犯肺卫,肺失清肃,气机不利。病程4天。
太少合病急性咽痛咳嗽风热证
查看详情 →
女,24岁,反复低热两月,体温37.5一38.3°C,伴怕冷,口干口苦,小便微黄,纳食稍减。舌质淡红,苔薄稍黄,脉弦寸浮。辩证为表邪未解,太少合病。
太少合病反复低热表邪未解口干口苦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64岁。间歇性寒战、高热半年,加重月余。寒战,高热,头昏,目眩,口苦咽干,不思饮食,倦怠乏力,两目黄染,皮肤瘙痒,尿黄如浓茶。舌质稍红,苔微黄而腻。脉细弦。湿热蕴结,熏蒸肝胆之阳黄证。寒热往来,口苦咽干,目眩,不思饮食,头昏、头痛、汗出热退,微恶风寒。瘀热在里,湿热蕴发黄疸。
太少合病阳黄证湿热蕴结瘀热在里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49岁,男性,主诉头痛、发热1周。微发热恶寒,肢节疼痛,脘腹满闷,恶心欲呕。舌质淡红,苔薄,脉微略数。初步诊断风寒表证。入院时症状提示外感风寒,病程1周。
太少合病风寒表证肢节疼痛脘腹满闷
查看详情 →
男,壮年,卧床不起,寒热往来,胁腹部不适,病程未提及。发热,寒热往来,胁腹部不适。舌红苔白微黄,脉弦数。感冒风寒后,太少合病之证。
太少合病感冒风寒寒热往来胁腹不适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9岁,男性。主诉发热5天。病程5天。中医病名发热。证型太少合病,少阳兼表。病因病机外感风寒,劳则气耗,卫气不足,风寒伤卫。望诊舌质红,舌苔薄白微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有寒热交作,热多寒少,口苦口干,有汗出。切诊脉浮数重按无力。
太少合病发热风寒少阳兼表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