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虚气滞证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朱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59岁
  • 籍贯:广西桂林

初诊

  • 日期:1986年3月6日
  • 主诉:胃脘痛反复发作30年,加重半个月。
  • 临床表现
    • 1956年因过度疲劳加之饮食不当后出现胃脘疼痛,大便柏油样改变,在某部队医院诊断为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”,住院后痊愈。
    • 1972年因受寒诱发胃痛,时有烧心,疼痛每于进食后两小时发作。
    • 1982年胃痛逐渐转变为持续性隐痛,烧心,不反酸。
    • 1985年6月因胃痛加重住入某省级医院,胃镜诊断为“胃窦部多发性溃疡、浅表一萎缩性胃炎”。
    • 半个月前因饮食不当胃痛再次加重,现胃脘灼热,时作隐痛,喜按,劳累后更加明显,纳差,每餐进食仅100g左右,且食后脘中饱胀,口干苦,喜温饮,稍嗳气,不反酸,大便、小便可,寐可,舌质澹紫,苔白微腻,脉弦细。
  • 复查胃镜
    • 球部变形,黏膜红白相间,以红为主,其前、后壁均可见一蚕豆大小肿胀黏膜,其后壁的黏膜上可见一0.5×0.3cm2线形溃疡,薄白苔。
    • 幽门口变形,中量反流,开合可,其小弯侧可见一绿豆大小浅表溃疡。
    • 胃窦红白相间,其小弯以白为主,其大弯可透见蓝色血管。
    • 胃角、胃体均充血。
    • 胃窦蠕动、贲门口及食管无异常。
  • 诊断
    • 中医病名:胃痛。
    • 中医辨证:脾虚气滞证。
    • 西医病名:胃、十二指肠球部复合性溃疡,胃窦浅表一萎缩性胃炎,十二指肠炎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