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血欲脱,重用两仪煎力挽危症

1. 病情简介

予侨居岩镇,距祖居之东溪几五十里。丁亥春,族弟羲寀证患吐血。近延予弟春圃门生泳堂酌治,血涌不止,势欲晕脱。专价星夜逆予至。见病者仰靠于床,气息奄奄。自云:脐下热气上冲,血即涌出,切脉虚大不敛。

2. 医生分析

顾谓弟与生曰:“此水火失济之候也。经云:水为阴,火为阳,夫人身之阴阳,相抱而不脱,是以百年有常,故阳欲上脱,阴下吸之,不能脱也。今阳但上越,阴不下吸,恐蹈危机,所服皆滋纳之品。药病相当,其所以不验者,病重药轻故耳。”

3. 治疗方案

方定大剂两仪煎合生脉散,更加龟版、怀牛膝、白芍、茯苓、山药、童便、阿胶之属。服后血虽不涌,脉犹未敛。予曰:“慎之,防复吐。”

3.1 第一次治疗

上午因亲属问病,应答烦劳,血又上涌,神思飘荡,几欲脱去。忙照原方,熟地由一两增至二两,再加磁石吸引肾气归原,另煮团鱼汤煎药。盖治真阳之飞越,不以鼋鳖之类引之下伏不能也。如言饮药,血旋止。

3.2 第二次治疗

日晡又因家人嘈杂,血复溢出,虽不若前之甚,亦觉难支。思血属阴,喜静,动则阳化,故越出上窍,令其闭户屏烦,如此两昼夜,始得脉敛神安,血止不吐。仍守前法,调治月余而瘳。

4. 证治评析

4.1 证候分析

本案“证患吐血,涌出不止”,其量多势急甚明。该血既非因咳、咯而来,自系胃中呕出。《血证论》云:“血之归宿,在于血海。冲为血海,其脉丽于阳明,未有冲气不逆上而血逆上者也。”故患者自云:“脐下热气上冲,血即涌出。”殆冲气上逆而至阳明,胃失下行之令,血随气涌欤!

4.2 病机分析

按冲脉起于气冲穴部位,与足少阴肾经相并,挟脐旁上行至胸中分散。水为阴,火为阳,若肾阴亏虚,不能制阳,水不济火,则虚阳循冲脉上浮而为病。故程氏云:“此水火失济之候也。”

4.3 治疗思路

患者由于失血过多,气无所附,“势欲晕脱”,理固自然,盖以“载气者,血也,运血者,气也”(《血证论》)。气血相依,不可或失,果若失而形成脱证,按照“有形之血不能速生,无形之气所当急固”之旨,应用独参汤救治。但今切其脉“虚大不敛”,只可言其气虚血少,尚未至气血不能相续之时,自以防脱为宜。根据本证“阳但上越”缘于“阴不下吸”之因,故须急滋其阴,以吸其阳,急纳其气,以制其越。医投“滋纳之品”,正所以为此也。惜“病重药轻”,未能应验。

4.4 治疗过程

程氏有鉴于斯,乃用大剂两仪煎以补气益血,合生脉散以滋阴固阳。更加龟甲、阿胶、白芍滋肾敛肝,茯苓、山药健脾固摄,怀牛膝导血下行,善止上血,童便制火邪滋肾水,可断血流。服之血即不涌,显见药已制病,但“脉犹未敛”,说明肾气尚未归根,故用磁石以吸之,团鱼汤以滋之。症虽因烦劳而反复,终以“闭户屏烦”而血止。可见善治血者,不仅要使药证相当,衡证用量,还须避烦趋静,养性宁神,始可起大证于垂危也。

5. 按语

此医案展示了程文囿先生在治疗吐血欲脱的复杂病情时,灵活运用两仪煎、生脉散等方剂,并结合磁石、团鱼汤等药物,最终成功挽救了患者的案例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