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气养心、活血消肿治疗喘证、心悸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 李荣
- 性别: 女
- 年龄: 68岁
- 医案编号: 010H016
- 初诊日期: 2006年7月20日
主诉
喘息、心悸气短10年,加重1个月。
现病史
患者于10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喘息心悸,气短胸闷,时有胸痛,曾在省医院住院,诊断为冠心病,经治疗病情好转,后经常口服药物治疗,但心悸、气短时有发生。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,心悸、气短,喘息,甚则不能平卧,右胁下闷胀,咳嗽,吐少量白黏痰,夜寐差,双下肢浮肿,自行口服“消心痛”等效果不好而求中医治疗。
体征
- 喘息
- 胸闷气短
- 心悸
- 难以平卧
- 双下肢浮肿
- 小便量少
- 右胁下闷胀
- 咳嗽
- 吐少量白黏痰
- 夜寐差
- 纳呆
舌象
- 舌象: 暗
- 苔象: 薄白腻
脉象
- 脉象: 沉细
西医诊断
- 冠心病
- 心力衰竭
- 高血压病3级
中医诊断
- 喘证
- 心悸
- 证属气虚血瘀,水气凌心
证候分析
患者年老久病,五脏俱衰,正气不足,心气亏虚,气不行血,瘀血阻滞,气不化水,水湿泛滥。气为血帅,气虚运血无力,瘀阻心脉则心悸、胸闷,口唇青紫;气血瘀滞胁下,则右胁下闷胀;脾肾气虚,气化失司,水饮内停,水液趋下故双下肢浮肿,膀胱气化无力则小便量少;水饮停肺,肺失宣肃,故咳嗽,吐少量白黏痰;饮停胁下,故不能平卧;肺肾气虚,摄纳不固则喘息,动则加重,舌黯苔薄白腻、脉沉细属气虚血瘀、水湿泛滥之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