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痈(急性乳腺炎)案
病案简介
病案背景
乳痈之名出自《肘后备急方》,其曰:“妇女乳痈拓肿,削柳根皮,熟捣,熨之。”乳痈又名妒乳、乳毒、乳风、吹乳。《诸病源候论》云:“此由新产后,儿未能饮之,及饮不泄,或断儿乳,捻其乳汁不尽,皆令乳汁蓄积,与气血相搏,即壮热大渴引饮,牢强掣痛,手不得近。”根据发病时期的不同,又有几种名称:发生于哺乳期者,称外吹乳痈;发生于怀孕期者,名内吹乳痈;在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发生者,名非哺乳期乳痈。
一诊
患者信息
- 姓名:张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27岁
- 职业:职员
- 就诊日期:2010年8月10日
主诉
因“右乳红肿疼痛3天,加重1天”就诊。
现症
- 右乳红肿、疼痛,行走活动时疼痛加重
- 乳汁分泌减少
- 伴轻微恶寒发热
- 头痛
- 胸闷不畅
- 夜眠欠佳
- 二便正常
体征
- 右乳中度肿胀
- 外下象限皮色微红,约10.0cm×8.0cm
- 皮温略高
- 触痛阳性
- 局部肿硬,无应指感
- 乳头有少许乳汁分泌
辅助检查
- 血常规:白细胞10.2×10°L,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%
- 乳腺彩超:右乳房未见液性暗区
中医诊断
- 乳痈(初期)
- 西医诊断:急性乳腺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