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感病3则
太阳少阳合病2则
案例1:外感风热,热郁少阳
基本信息
- 患者姓名:付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8岁
- 职业:学生
- 初诊日期:2013年6月5日
主诉
鼻塞流涕、咳嗽5天,发热2天。
病史
1周前因跑跳后大汗出,即饮冷入浴致受凉后,出现鼻塞,流清涕,喷嚏,咽痛,咳嗽,自服板蓝根、抗病毒冲剂后病情无缓解,并见乏力、头昏,就诊于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,诊断为感冒,予喜炎平、青霉素等输液治疗,3天后病情无缓解,且逐日加重,感畏寒发热(自测体温不高)。转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。
刻诊
- 畏寒发热
- 鼻塞涕黄浊
- 咽痛
- 咳嗽,痰少黄黏
- 口苦咽干
- 头昏乏力
- 舌质红苔薄黄
- 脉浮数
体征
- 体温:36.8℃
- 咽部充血
- 扁桃体不大
- 未见脓性及血性分泌物
- 双肺未闻及干、湿啰音
检查
- 血常规:Hb146g/L, WBC6.8×10^9/L, N68.2%, L28.6%, E3.2%
诊断
- 中医诊断:感冒(外感风热,热郁少阳)
- 西医诊断:上呼吸道感染
辨证论治
患者因大汗后腠理空疏,饮冷入浴致邪从口鼻、皮毛而入,肺卫受邪。然因误治,使邪由太阳深入少阳,而致太少两感。治疗当以宣肺清热,和解少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