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痛(风热上扰)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朱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74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14年3月29日
  • 初诊节气:清明前7天

主诉

患者间断发作左面颊发作性跳痛30余年,再次发作4天。

病史

  • 既往病史:患者近30多年来间断出现左面颊发作性跳痛,发作时疼痛程度剧烈,难以忍受,不能进食、讲话,局部面颊不敢触碰,影响睡眠。
  • 治疗情况:曾就诊于外院,排除三叉神经痛诊断,但亦未能明确诊断。以往经常口服卡马西平片对症治疗,尚可缓解症状。近4天上述症状再次发作,因患者近五六年发现肾功能不全(肌酐170μmol/L,尿酸440μmol/L),家属不敢再予服用卡马西平片。
  • 症状表现:疼痛发作时患者难以忍受,纳呆,无口苦,口澹无味,大便3日未行,便质不干。

体征

  • 精神状态:患者精神欠佳,面色黄白。
  • 舌象:舌淡红,苔黄厚。
  • 脉象:脉沉。
  • 其他:时作痛苦面容,以手捂左侧面颊,不愿言语。

诊断

  • 中医诊断:风火上扰之面痛(非典型性面痛)
  • 西医诊断:未明确

按语

  • 病因分析:面痛即是指面部范围的疼痛,以眼、面颊部出现放射性、烧灼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,呈发作性、短暂性、周期性发作,又称“面风痛”“面颊痛”。《医学纲目》中就有对面痛症状的描述,如“鼻额间痛”“连口唇颊车,发际皆痛,不能开口,虽言语饮食亦妨,在额与颊上常如煳,手触之则痛”。本桉患者是以面痛为主要核心症状,按照中医理论的。“不通则痛”理论分析,其最基本病机应为经络闭阻,气血郁滞。而引起面痛的病因无非是外感或内伤。盖头面部为一身阳经之会,居人体高位,足三阳经筋结合于颜(面部),手三阳经筋会于角(头角部)。若发病突然,病程时间短暂者,可从风寒、风热等外邪侵袭手足三阳之络考虑。风热之邪外感,失于清解,留滞经络,化火化燥,灼伤络脉,随之引起面痛。阳明胃脉经面颊,火邪盛于面颊,其痛必甚。由此可见,风热化火,是引起面痛的原因。风为阳邪,善行而数变,因此本病的疼痛为乍发乍止、举发不时。本病桉虽病史较长,但此次病证新发时间不长,病势急,疼痛剧,皆为风火作祟所致。风性数变,故病势来急,突然发作。火性炎上,灼伤脉络,疼痛较剧。火邪伤津,则可见便秘。因此,治疗时应以疏风清热泻火为法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