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平肝息风、化痰祛瘀治眩晕
## 案例编号
086Q117
## 患者信息
- **姓名**: 饶某
- **性别**: 男性
- **年龄**: 70岁
- **初诊日期**: 2009年2月24日
## 主诉
反复头晕20余年,加重1周。
## 现病史
- 20余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(140/90mmHg),无头晕、头痛症状,未予重视。
- 10年前,出现头晕、头昏症状,血压波动于140~150/80~90mmHg,最高血压达180/100mmHg,开始服用“复方降压片”治疗。
- 近年来服用“硝苯地平缓释片,1片,1日1次”,血压控制于140/80mmHg左右。
- 一周前,患者从上海返回兰州后出现头昏头晕加重,伴头胀痛、手麻,前来求治。
## 体征
- **血压**: 150/90mmHg
- **心率**: 80次/分钟,律不齐,闻及期前收缩3~5次/分钟
- **听诊**: 二尖瓣听诊区及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闻及2/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,质柔和,无传导。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。
- **理化检查**: 心电图示:偶发房性早搏;头颅CT:腔隙性脑梗死。
## 西医诊断
1. 原发性高血压,3级,极高危,心律失常,房性早搏
2. 腔隙性脑梗死
3. 前列腺增生
## 中医诊断
眩晕,证属肝阳上亢,痰瘀交阻
## 证候分析
- **年已古稀,肾精渐亏,肾阴亏虚,肾水不能滋养肝木,致肝阳上亢,扰及清空则发为眩晕**
- **头痛而胀**
- **阳扰心神故心悸**
- **肝火循经上炎则见面红、口干口苦**
- **肝火灼津为痰,痰热阻滞见口苦、口气秽臭、苔黄厚**
- **肾亏见腰膝酸软、夜尿频多、尿余沥不尽**
- **阴血不足、痰热内阻必碍血行而致血瘀,见唇紫、舌质紫黯**
- **阴虚血脉不充见脉结代**
治疗方案
解锁完整医案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