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赵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26岁
- 就诊地点:密云县高岭
- 初诊日期:1977年7月27日
初诊症状
- 乏力、出血、贫血7年
- 明确症状:胸背痛,背如背冰,恶寒,气短,心悸,起则头眩,面色萎黄,口干,午后手足心热,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
- 实验室检查:血色素9克,血小板35000, 白细胞2900
- 舌象:舌苔白,舌质澹暗
- 脉象:脉细弱
初诊方剂
- 方剂:苓桂术甘合当归芍药散
- 药物:桂枝三钱,白芍四钱,当归三钱,川芎三钱,茯苓四钱,苍术三钱,泽泻六钱,炙甘草二钱
二诊
- 日期:1977年9月17日
- 症状变化:诸证减轻
- 方剂调整: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
- 药物:柴胡四钱,桂枝三钱,干姜二钱,当归三钱,白芍四钱,川芎三钱,茯苓四钱,泽泻六钱,苍术三钱,炙甘草二钱,花粉四钱,黄芩三钱,生牡蛎五钱
三诊
- 日期:1977年10月23日
- 症状变化:自觉证已不明显,出血点亦未见
- 实验室检查:血色素13.1克,血小板50000,白细胞3500
- 方剂:继续服用上方巩固
按语
- 疾病概述: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化学、物理、生物等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疾病。60~70年代有不少专门研究、报道。
- 治疗体会:因本病易患继发感染而出现热象,祛热治疗必不可少。但因提倡“以急劳与温热病论治”则往往偏重清热而忽略祛寒温补,本例的治疗过程正是说明这一问题。一般一见口干、午后手足心热、皮肤有出血点等,即认为是阴血虚而生内热,而忽略血虚水盛、饮久化热之虚热,如本例即如此。胡老用温补中气、养血利水的方法治愈多例患者,如治一徐姓成年女患者,贫血经年,血色素8.1克,主症有:胃脘疼,食欲不振,大便有粘液,给服茯苓饮合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加吴茱萸,服一月后,胃脘疼已,食欲及大便俱好转,血色素10.8克。可见温补中气、养血利水是治疗再障、贫血不可忽略的重要方法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