贲门癌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胡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44岁
- 职业:工人
病史
患者于去年开始感觉吞咽困难,逐步增重,并有呕吐、脘痛等症状,经某医院检查,确诊为贲门癌,于6月9日作食道胃切除术,切除全胃1/3。术后症状得有好转。至次年9月份,咯吐紫红色血块,反复不止,已历2月有余。经原手术医院复查,发现胃小弯处有癌肿浸润,不宜再作手术及放射治疗,故来要求中药治疗。
病情演变与治疗过程
第一阶段
-
症状:
- 吐血反复不止,甚则巨口吐出,鲜、紫相杂,有时日吐二三次。
- 噫气、呃逆,不能平卧。卧后胃中酸水,痰涎上泛,胸脘闷痛,嘈杂如辣,痞硬拒按。
- 只能进流质饮食,食后脘痛更甚,有时食入复出,阻塞不下。
- 头眩、目花,时有虚汗,大便不畅,2日1行。
- 形体日渐消瘦,情绪极为悲观。
- 脉象细小,苔白,舌质略红。
-
辨证治疗:
- 膈证久延,气痹络伤,痰瘀互阻,气阴两败,胃失和降,症情恶劣。
- 养阴止血,和胃柔络,理气化痰,活血行瘀,标本并治。
-
基本方:
- 北沙参、白芍、仙鹤草、地榆炭、乌贼骨、旋覆花、代赭石、陈皮、沉香、竹茹、法半夏、瓦愣子、大黄炭、丹参。
-
配伍用药:
- 生地、当归、阿胶、甘草、茜草根、侧柏炭、血余炭、谷芽、元胡、川楝子、丁香、川贝母、砂壳、桃仁、红花、白毛藤。
第二阶段
-
症状:
- 痰涎仍有泛出,噫嗳不舒,呕恶频频,干物及米粒难入,吞咽困难,食易吐出。
- 脘部疼痛,大便多结,二三日一行。
- 面浮,傍晚足肿。
- 脉沉细,舌苔光澹。
-
辨证治疗:
- 吐血之后,脾运不健,胃气伤败,和降失职,痰气搏结,纳谷不顺,总非佳象。
- 补脾温胃、理气化痰降逆为法。
-
基本方:
- 党参、白术、附子、旋覆花、代赭石、半夏、枳实、丁香、吴茱萸、韭根汁、降香、山慈姑、瓜蒌。
-
配伍用药:
- 沉香、橘皮、白蔻仁、苏子、柿蒂、生姜、六曲、山楂、甘草。
- 另服神农丸(即制马钱子),自5粒开始,逐步递加,服至28粒,有头昏、口角流涎反应,即固定其剂量以维持之。
第三阶段
-
症状:
- 脘部发胀,嗳气减而未已,多食或饥饿时较为显着。
- 左胁有时攻痛。
- 苔薄,质微红,脉细小而濡。
-
辨证治疗:
- 膈证经久,正元已伤,胃气初复,脾运薄弱,升降未调。
- 除仍服神农丸外,拟进一步培补脾胃,理气降逆。
-
基本方:
- 党参、白术、淮山药、大麦冬、茯苓、白芍、旋覆花、代赭石、陈皮、半夏。
-
配伍用药:
- 丁香、沉香、木香、柿蒂、黑料豆、甘草、生楂肉。
按语
本例根据噎膈发病机理,从痰、气、瘀、虚论治,始终以扶正祛邪为原则,祛邪重在化痰理气、活血化瘀诸法的相互配伍合用,针对病机演变调整其主次,且选药性多平和,有别于毒药攻邪,虫类、金石慓悍勐烈之品消克正气。扶正补虚重在益气养阴,但因患者临床表现以气虚为主征,与一般常见的胃阴虚弱、津液干枯有别,故治疗偏于以补气为主,配合行气之品,共奏通补兼施之效,假如过用滋阴柔润,反致呆滞不运,痰气愈益壅阻胃的通降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