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王安礼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42岁
  • 职业:工人
  • 初诊日期:2014年1月15日

主诉

右侧胸胁疼痛1月余。

病史

  1. 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始出现右胸胁疼痛,以胀痛为主兼有刺痛,疼痛部位固定,无向他处放射痛,尤以夜间为重。
  2. 自认为“岔气”,经局部应用“止痛膏药”(具体不详)症状不减,且逐日加重。
  3. 伴有乏力肢软,神疲倦怠,食少纳差
  4. 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,经服中药症状仍无缓解。
  5. 10天前右侧胸部出现簇集水泡,患处首先出现潮红斑,很快出现黄豆大小丘疹,簇状分布而不融合,继之迅速变为水疱,出疹处灼热疼痛,伴烦躁易怒,口苦咽干,大便干,小便黄。
  6. 在家自服消炎药、外用抗过敏药物未见好转(具体药物不详)。
  7. 为求进一步诊治,遂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。

既往史

  • 素性急躁易怒
  • 生活长期无规律
  • 常常熬夜
  • 素嗜醇酒厚味

刻诊

  • 右胁疼痛,以胀痛为主兼有刺痛,痛有定处,无放射痛,尤以夜间为重。
  • 局部见有一簇状水疱,疱壁紧张发亮,疱液澄清,外周绕以红晕,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。
  • 伴有乏力肢软,神疲倦怠,食少纳差,口苦咽干,口黏
  • 二便调畅
  • 脉弦数,舌质黯红,苔黄腻。

诊断

中医诊断

  • 胁痛(湿热蕴结)

西医诊断

  • 带状疱疹

辨证论治

辨证

  • 患者因右侧胸胁疼痛1月余当属中医学“胁痛”范畴。
  • 本病多为外湿内侵或湿自内生,湿邪郁滞,久而化热,湿热互结侵犯肝胆而使肝胆失于疏泄条达导致胁痛。
  • 《素问·刺热论》说:“肝热病者···胁满痛”
  • 肝经热胜,外溢肌肤而发
  • 湿热郁久化火,外炎肌肤,故皮损鲜红,疱壁紧张,气滞湿热郁阻,则灼热刺痛。
  • 肝为刚脏,肝经湿热化火,肝胆火盛则烦躁易怒,口苦咽干,大便干,小便黄。
  • 脉弦数,舌质黯红,苔黄腻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