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清热解毒杀虫类(29方)
## 解毒清热汤
【组成】
- 蒲公英30克
- 野菊花30克
- 大青叶30克
- 紫花地丁15克
- 重楼15克
- 天花粉15克
- 赤芍9克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
【主治】
疖、毛囊炎、脓疱疮、丹毒等感染
## 消痈汤
【组成】
- 银花30克
- 连翘15克
- 蒲公英15克
- 赤芍9克
- 天花粉15克
- 白芷9克
- 贝母9克
- 陈皮9克
- 重楼9克
- 龙葵9克
- 鲜生地15克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,活血止痛
【主治】
痈症初起、蜂窝织炎、深部脓肿等感染性皮肤病
## 紫蓝方
【组成】
- 紫草15克
- 板蓝根15克
- 马齿苋30克
- 生薏米30克
- 丹参15克
- 红花10克
- 赤芍10克
- 大青叶15克
- 木贼10克
- 香附10克
- 穿山甲10克
- 灵磁石30克
- 生龙牡各10克
【功用】
解毒消疣
【主治】
扁平疣、寻常疣等疣症
【来源】
张志礼经验方
## 复方青黛丸
【组成】
- 青黛
- 贯众
- 紫草
- 蒲公英
- 马齿苋
- 白芷
- 焦山楂
- 神曲
- 五味子
- 白鲜皮
- 乌梅
- 土茯苓
- 白花蛇舌草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凉血活血
【主治】
银屑病、玫瑰糠疹、多形红斑等
【来源】
《中药大全》
## 五福化毒丹
【组成】
- 桔梗
- 生地
- 赤芍
- 牛蒡子
- 玄参
- 甘草
- 连翘
- 青黛
- 芒硝
- 黄连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化滞去湿,通利大便
【主治】
鹅口疮、婴儿湿疹、汗腺炎、丘疹性荨麻疹、脓疱疮等
【用法】
每服1丸,日2次。小儿酌减
【注意事项】
体弱及腹泻者慎用
【来源】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## 清肺抑火丸
【组成】
- 黄芩
- 黄柏
- 前胡
- 栀子
- 桔梗
- 天花粉
- 知母
- 苦参
- 大黄
- 贝母
【功用】
清热通便,止咳化痰
【主治】
肺经实热引起的酒渣鼻、痤疮等
【用法】
每服6克,日2次
【来源】
《寿世保元》
## 连翘败毒丸
【组成】
- 连翘
- 防风
- 白芷
- 黄连
- 苦参
- 薄荷
- 当归
- 荆芥穗
- 天花粉
- 甘草
- 黄芩
- 赤芍
- 柴胡
- 羌活
- 麻黄
- 黄柏
- 紫花地丁
- 大黄
- 银花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散风消肿
【主治】
毛囊炎、汗腺炎、疖、脓疱疮、丹毒、足癣继发感染等感染性疾患
【用法】
每服6克,日1~2次
【来源】
《证治准绳》
## 当归苦参丸
【组成】
- 当归
- 苦参等量
【功用】
清热凉血,散风祛湿
【主治】
痤疮、酒渣鼻、脂溢性皮炎、脂溢性脱发等
【用法】
每服9克,日2次
【来源】
《古今医鉴》
## 牛黄解毒丸
【组成】
- 黄连
- 黄柏
- 黄芩
- 大黄
- 菊花
- 桔梗
- 生石膏
- 蚕砂
- 旋覆花
- 栀子
- 双花
- 连翘
- 蔓荆子
- 防风
- 白芷
- 甘草
- 川芎
- 薄荷
- 荆芥穗
- 牛黄
- 冰片
- 朱砂粉
- 雄黄粉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散风止痛
【主治】
感染性皮肤病,并作为荨麻疹、丘疹性荨麻疹、虫咬皮炎的辅助治疗
【用法】
每次6克,日2次
【来源】
《证治准绳》
## 牛黄清心丸
【组成】
- 当归
- 川芎
- 甘草
- 黄芩
- 山药
- 白芍
- 麦冬
- 白术
- 神曲
- 蒲黄
- 胶枣肉
- 生阿胶
- 茯苓
- 人参
- 防风
- 干姜
- 柴胡
- 肉桂
- 白
- 桔梗
- 大豆黄卷
- 杏仁
- 牛黄
- 麝香
- 冰片
- 朱砂
- 雄黄
- 羚羊角粉
【功用】
镇惊安神,化痰息风
【主治】
毒热炽盛、热扰营血的急重症皮肤病,如结缔组织病出现的头晕、心烦、心火亢盛等症
【用法】
每服3克,日2次
【来源】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## 化毒丸
【组成】
- 桔梗
- 生地
- 赤芍
- 牛蒡子
- 玄参
- 连翘
- 甘草
- 青黛
- 芒硝
- 黄连
【功用】
清热化毒
【主治】
小儿脓疱疮、多发性粟粒性脓肿、婴儿湿疹、丘疹性荨麻疹继发感染者
【用法】
每服3克,日2次。周岁以内小儿酌减
【来源】
《寿世保元》
## 灭毒丹
【组成】
- 白花蛇
- 蜈蚣
- 全虫
- 蜂房
- 龟板
- 雄黄
- 飞黄丹
- 辰砂
- 槐米
- 雨前细茶
- 麝香
- 孩儿茶
【功用】
散风止痒,清热解毒
【主治】
寻常狼疮、慢性湿疹、慢性溃疡
【用法】
每次5~10粒,日2次,体弱酌减
【注意事项】
孕妇禁服
【来源】
《古今医鉴》
## 六神丸
【组成】
- 牛黄
- 麝香
- 雄黄
- 珍珠
- 蟾酥
- 冰片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
【主治】
疖、毛囊炎、咽及扁桃腺炎等
【用法】
每服10粒,日2次
【来源】
《雷氏方》
## 消疮饮(仙方活命饮)
【组成】
- 穿山甲
- 白芷
- 天花粉
- 皂刺
- 当归尾
- 赤芍
- 乳香
- 没药
- 防风
- 贝母
- 陈皮
- 银花
- 甘草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消肿排脓,活血止痛
【主治】
疖、痈、淋巴结炎等
【来源】
《外科发挥》
## 痈疽消炎丸(飞龙夺命丹)
【组成】
- 乳香1800克
- 铜绿600克
- 没药1800克
- 水蜗牛120克
- 寒水石300克
- 胆矾300克
- 蜈蚣30克
- 血竭300克
- 雄黄粉600克
- 麝香150克
- 冰片150克
- 朱砂粉250克
- 轻粉300克
- 蟾酥(牛乳制)600克
【功用】
消肿败毒、散痈止痛
【主治】
疖、痈、疔、淋巴结炎
【用法】
每服5粒
【来源】
《古今医鉴》
## 蟾酥丸
【组成】
- 乳香
- 枯矾
- 寒水石
- 铜绿
- 没药
- 胆矾
- 生蜗牛
- 雄黄粉
- 朱砂粉
- 麝香
- 蟾酥
- 轻粉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
【主治】
疖、痈、淋巴管炎、虫咬、烫伤
【用法】
每服3粒,亦可外用
【来源】
《外科正宗》
## 珠黄散
【组成】
- 大黄
- 槟榔
- 橘红
- 黄连
- 黑白丑
- 琥珀粉
- 朱砂粉
- 珍珠粉
- 牛黄
- 冰片
【功用】
清热导滞,镇惊安神
【主治】
内热壅盛,外感毒邪所致婴儿皮肤感染性疾患及丘疹性荨麻疹、湿疹等
【用法】
每服0.6克,日2次。周岁以内小儿酌减
【来源】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## 导赤丹
【组成】
- 黄连
- 大黄
- 连翘
- 滑石
【功用】
清热利水,导滞通便
【主治】
口腔溃疡、滤泡性口炎、婴儿湿疹、丘疹性荨麻疹等
【用法】
每丸重3克,每服1丸,日2次
【来源】
《小儿药证直诀》
## 导赤汤加减
【组成】
- 生地10克
- 木通3克
- 竹叶6克
- 陈皮6克
- 双花10克
- 生甘草3克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化滞利水
【主治】
口腔粘膜糜烂、口腔炎、婴儿湿疹
【来源】
《小儿药证直诀》
## 消风导赤汤加减
【组成】
- 生地10克
- 茯苓6克
- 白鲜皮6克
- 银花10克
- 薄荷1.5克
- 木通3克
- 黄连3克
- 灯心草1.5克
- 甘草3克
【功用】
疏风清热,渗湿止痒
【主治】
急性婴儿湿疹、亚急性湿疹
【来源】
《医宗金鉴》
## 五味消毒饮
【组成】
- 双花15克
- 野菊花15克
- 蒲公英15克
- 紫花地丁15克
- 紫背天葵10克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
【主治】
疔毒、痈疽、慢性丹毒
【来源】
《医宗金鉴》
## 安宫牛黄散
【组成】
- 郁金30克
- 黄连30克
- 生栀子30克
- 黄芩30克
- 牛黄30克
- 雄黄粉30克
- 麝香8克
- 珍珠粉15克
- 冰片8克
- 朱砂粉30克
【制法】
前4味共研细末,过箩,每120克细粉兑细料6味如上,和匀装瓶
【功用】
解热镇静,避秽通窍
【主治】
痈、疔毒邪内陷,湿毒疡热盛于内
【用法】
每服0.6~1.2克,小儿遵医嘱服用
【来源】
《温病条辨》
## 小败毒膏
【组成】
- 大黄
- 黄柏
- 赤芍
- 蒲公英
- 陈皮
- 木鳖子
- 银花
- 乳香
- 甘草
- 当归
- 白芷
- 天花粉
【功用】
散瘟清热,消肿止痛
【主治】
疖、痈、痤疮、酒渣鼻及感染性皮肤病
【用法】
每服15克,日2次
【来源】
《寿世新编》
## 大败毒膏
【组成】
- 大黄
- 蒲公英
- 陈皮
- 木鳖子
- 白芷
- 天花粉
- 银花
- 黄柏
- 乳香
- 当归
- 赤芍
- 甘草
- 蛇蜕
- 干蟾
- 蜈蚣
- 全蝎
- 芒硝
【功用】
清血败毒,消肿止痛
【主治】
顽固性脓皮病、梅毒、下疳
【用法】
每服15克,日服2次
【来源】
北京鸿术堂秘方
## 马齿苋膏
【组成】
- 鲜马齿苋
【制法】
煎煮过滤浓缩后,加等量蜂蜜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,凉血散风
【主治】
汗腺炎
【用法】
内服每次5~10克,每日2次。也可外敷
【来源】
《医宗金鉴》
## 败酱草膏
【组成】
- 败酱草
【制法】
煎煮过滤浓缩加等量蜂蜜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除湿消肿
【主治】
毛囊炎、疖等化脓性皮肤病
【用法】
每服10~15克,日2次。外敷亦可
## 梅花点舌丹
【组成】
- 乳香
- 沉香
- 没药
- 血竭
- 白梅花
- 葶苈子
- 硼砂
- 生石决明
- 雄黄粉
- 蟾酥粉
- 牛黄
- 珍珠粉
- 冰片
- 麝香
- 朱砂
- 熊胆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
【主治】
急性淋巴管炎、蜂窝织炎、疖病、毛囊炎等感染及“疖毒走黄”出现败血症时可配合汤剂服用
【用法】
每服2~3次,日2次
【来源】
《外科全生集》
## 金莲花片
【组成】
- 金莲花
【功用】
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
【主治】
疖、毛囊炎、滤泡性口炎、咽炎、白塞病
【用法】
每服5~8片,日2次
## 玉枢丹(紫金锭)
【组成】
- 山茨菰
- 麝香
- 续随子霜
- 雄黄
- 红毛大戟
- 朱砂
- 五倍子
【功用】
辟秽解毒
【主治】
诸疮肿毒,腮肿牙痛,蝎蜇虫咬
【用法】
每服1~5块,小儿酌减,也可外敷
【来源】
《片玉心书》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