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玉宁医案——脾肾两虚,痰毒犯肾,瘀水互结,溺浊内聚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孟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64岁
  • 就诊日期:2017年6月26日

病史

患者因“足踝部疼痛、蛋白尿2年,血肌酐升高3个月”于2017年6月26日来门诊就诊。患者于2015年9月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足踝部疼痛,在当地医院诊治。骨活检示:骨髓浆细胞占85%;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:可见约88.3%的单克隆浆细胞,且伴免疫表型异常;24小时尿免疫蛋白轻链定量κ轻链9.43mg/L(08.8),λ轻链1600mg/L(08),尿轻链比值0.006(0.754.5)。血清免疫固定电泳:SP(+),IgG(-),IgA(-),IgM(-),κ(-),λ(+)。血常规:血红蛋白83g/L。24小时尿蛋白定量5.81g(2.57L);肾功能正常。西医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(λ轻链型)。西医治疗:于2015年9月22日开始给予VCD化疗方案(硼替佐米2mg,第1、第4、第8、第11天,环磷酰胺0.75g,第1、第8天,地塞米松40mg,第12天,第45天,第89天,第1112天)和PD化疗方案(硼替佐米2mg,第1天+地塞米松20mg,第12天)交替治疗。并于2016年2月进行自体骨髓自体干细胞移植及支持疗法。患者在2017年4月在进行第9次PD化疗方案前发现血肌酐为93μmol/L(4081μmol/L),继于2017年6月18日在当地医院复查,血肌酐为151μmol/L(4181μmol/L),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7.63g/d,转求中医治疗。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10余年,予以口服优甲乐100μg,晨起服,慢性浅表性胃炎6年。

刻下症见

  • 气短乏力
  • 腰膝酸软
  • 尿多浊沫
  • 面浮肢重,按之没指
  • 大便黏滞不畅

舌脉

  • 舌质黯
  • 苔黄厚腻
  • 脉弦无力

西医诊断

  •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

中医辨证

  • 脾肾两虚
  • 痰毒犯肾
  • 瘀水互结
  • 溺浊内聚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