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发性大动脉炎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王某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36岁
  • 就诊时间:2009.02.16

主诉

头晕、视物模煳3年,加重伴心悸1个月。

现病史

2006年2月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头晕,怕光,上肢酸困乏力,心悸,走路不稳,嗜睡,就诊于山西省临汾市某医院,查颈部血管彩超示:双侧颈动脉多处狭窄;双侧锁骨下动脉多处闭塞(完全);无名动脉狭窄,提示:多发性大动脉炎。经住院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,此后症状反复发作,经常无明显原因出现四肢发抖(持续30秒左右),晕厥510秒,并经常行走时摔倒34次/月,后曾在北京某医院检查,给予泼尼松、胰激肽原酶、曲克芦丁、巴米尔、川芎嗪等治疗,疗效一般。近1月上症加重伴心慌。

体格检查

  • 体温:36℃
  • 脉搏:110次/分
  • 呼吸:20次/分
  • 血压:双上肢未测出,左下肢:190/100mmHg, 右下肢:200/90 mmHg
  • 查体:中年女性,神志清,精神较差,步入病房,面色澹白,口唇澹暗,颈部双侧可闻及杂音,锁骨下可闻及血管杂音,左较右明显。双肺呼吸音清,未闻及干湿啰音。叩诊心界不大,心率110次/分,律整齐,心音低。腹平软,肝脾肋下未及,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。双下肢无水肿,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有力。舌紫,苔薄白,双侧桡动脉未触及。

辅助检查

  • 颈部血管彩超:双侧颈动脉多处狭窄;双侧锁骨下动脉多处闭塞(完全);无名动脉狭窄,提示:多发性大动脉炎(2006.02.03,临汾某医院)。
  • 心电图:窦性心动过速,ST-T异常改变,重度逆钟转。
  • 双肾血管彩色超声:双肾大小形态未见异常;双肾各级动脉峰值流速均明显加快,阻力指数增高,加速度时间延长。
  • 颈部血管彩超:双侧颈总动脉、颈内大动脉炎;右颈总动脉、颈内动脉、椎动脉峰值流速减低。
  • 心脏彩超:主动脉硬化,心动过速;左室舒张期顺应性减低,收缩功能正常;彩色血流未见异常。
  • 胸部X片:二尖瓣型心影。
  • 血常规:白细胞11.85×109/L, 血红蛋白103g/L, 平均红细胞体积69.1fl,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20pg,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89g/L, 单核细胞绝对值0.93×109/L。
  • 尿常规:尿潜血(±)。
  • 血型:A型,Rh(+)。
  • 血沉:红细胞沉降率34mm/h。
  • 肝功、肾功、电解质:未见明显异常。
  •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:1.72mmol/L。
  • 上肢动脉彩超:双侧上肢动脉内中膜增厚,表面毛糙。频谱呈静脉化改变。双侧桡动脉血流速度减慢。
  • 下肢动脉彩超:双下肢动脉及双侧髂外动脉声像图未见异常。
  • 风湿三项:C反应蛋白2.58mg/dl。

中医诊断

脉痹。

证候诊断

气虚血瘀。

西医诊断

多发性大动脉炎(头臂动脉型)。

中医治法

温阳益气,舒经活血通脉兼祛风湿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