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28岁
  • 初诊日期:1998年6月10日

主诉

间断性呕吐伴胸闷,乏力4年,加重10天。

初诊

1. 病史

  • 发病前:因感冒后出现胸闷乏力、纳呆、恶心呕吐,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,以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2个月,上述症状减轻。
  • 以后:经常出现胃中不适,食少。
  • 10天前:再次感冒后出现全身软弱无力,胸脘闷塞,恶心纳呆,胃脘疼痛,呕吐频繁,心电图提示大面积心肌缺血。

2. 现症

  • 全身软弱无力
  • 胸脘闷塞
  • 胃脘疼痛
  • 恶心纳呆
  • 呕吐频繁

3. 体征

  • 舌质澹红
  • 苔薄黄腻
  • 脉细弱

4. 中医诊断

  • 呕吐:肝胃不和
  • 心悸:心肝阴虚火旺

5. 西医诊断

  • 慢性胃炎
  • 病毒性心肌炎

6. 治法

清胆和胃,降逆止呕

7. 处方

  • 连翘生姜汤
    • 连翘:30g
    • 生姜(榨取汁):50g
    • 3剂,水煎服

二诊

1. 服药情况

  • 服上方遵医嘱少量频服
  • 呕吐消失,能进少量流质
  • 仍胃脘疼痛,胸闷,乏力,面色白,精神疲倦

2. 处方

  • 小柴胡汤加减
    • 柴胡:12g
    • 白芍:12g
    • 当归:15g
    • 连翘:30g
    • 焦三仙各:10g
    • 陈皮:10g
    • 半夏:15g
    • 炙甘草:10g
    • 炒莱菔子:20g
    • 生姜为引
    • 3剂,水煎服

三诊

1. 服药后症状

  • 呕吐消失
  • 恶心减轻
  • 食量增加
  • 胸闷有所减轻
  • 仍胃脘疼痛

2. 体征

  • 舌质澹
  • 尖红
  • 舌苔薄白
  • 脉细弱

3. 处方

  • 柴胡桂枝鳖甲汤
    • 柴胡:15g
    • 桂枝:10g
    • 鳖甲:10g
    • 茯苓:30g
    • 白芍:10g
    • 半夏:15g
    • 泽泻:20g
    • 姜黄:15g
    • 连翘:30g
    • 陈皮:20g
    • 蒲公英:20g
    • 杏仁:10g
    • 炙甘草:10g
    • 生姜为引
    • 3剂,水煎服

四诊

1. 服药后症状

  • 精神尚可
  • 无恶心呕吐等症
  • 食欲尚可
  • 饮食后自觉胃中痞满,口苦
  • 胸闷较前减轻
  • 胃脘疼痛减轻

2. 体征

  • 舌质澹红
  • 苔薄白
  • 脉细弱

3. 处方

  • 柴胡桂枝鳖甲汤
    • 柴胡:15g
    • 桂枝:10g
    • 鳖甲:10g
    • 茯苓:30g
    • 白芍:10g
    • 半夏:15g
    • 泽泻:20g
    • 姜黄:15g
    • 连翘:30g
    • 陈皮:20g
    • 蒲公英:20g
    • 杏仁:10g
    • 炙甘草:10g
    • 生姜为引
    • 3剂,水煎服

按语

本桉患者4年前感受外邪,邪犯少阳不解,郁久化热。胆热犯胃,胃失合降,胃气上逆而为呕吐;热灼心阴,血不养心而为心悸。连翘入心、肝、胆经,清热解毒散结,故重用连翘清胆热泻心火;生姜性走而不守,与连翘配伍宣散胆经郁热并能止呕。获效后加柴胡、白芍疏肝理脾;白芍配当归养心血;焦三仙消食健脾;陈皮、半夏、炒莱菔子理气健脾、消痞散结。三诊中患者呕吐已止,胸闷已减,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,主要问题为肝气犯胃导致的胃脘痛,故用小柴胡汤加减以清肝利胆,理气止痛。服药3剂后诸症减轻,改为柴胡桂枝鳖甲汤清疏肝胆,和胃养心。方中柴胡、桂枝、鳖甲、白芍、黄芩入肝胆疏木达郁;茯苓、甘草入脾胃培土渗湿;其中半夏、鳖甲合用,散结行滞,和中降逆。连翘清胆热泻心火;蒲公英归经肝胃清热散结;姜黄归肝脾经,行气通经止痛;杏仁润肺防止“木火刑金”。诸药配合,使木气条达,土和运转,滞消郁散,肝胃不和之证自愈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