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宝诒治鼻衄案
案例概述
刘,血行清道,而为衄血,其故由于肝火不平,蒸灼营阴,以致血络沸腾,屡发不已。阴血日耗,肝失血养,木火愈盛,驯至逆刑肺金,喘逆鼻煽,神色枯瘁。上损之候已深,而纳少跗肿便溏,中气亦坏。脉象细数如喘,右尺躁动浮数,所伏之肝火,不特上克肺金,抑且下吸肾阴,肝肾不主摄纳。症见于上,而根属于下,在损症为最深之候。姑与清肝肃肺、培土纳肾之法,气阴两顾,扶过炎夏伤金之令,方可从长议治。
药物处方
- 台参须
- 白芍
- 丹皮
- 归身
- 川百合
- 淡天冬
- 淮山药
- 女贞子(用墨汁旱莲同米汤拌,蒸晒三次)
- 大生地
- 牛膝(青盐化,拌烘)
- 牡蛎
- 五味子(蜜炙)
- 紫白石英(各)
- 毛燕窝(绢包)
- 竹茹
评按
此病之初,因于“肝火不平”,而致鼻衄“屡发不已”。而“肝火不平”之源,系因脾虚肾寒,木气郁滞,郁久化火,血随气逆,而为鼻衄者。俗医因“鼻衄属血热”一语横塞胸中,动辄泻火凉血,戕伤中气元阳,致使纳少跗肿便溏,脾肾阳虚之候显现。脾为生血之本,胃为化气之源,中土虚寒,气血双亏。肺主气,气虚不敛,衄既不止,上损之候也剧。上中下俱损,肾不纳气,故衄无止期。急则治其标,加之炎夏火盛,伤金之时,柳氏以“清肝肃肺、培土纳肾”之法治之,气阴两顾,甚的,当效。“从长议治”者,当系健脾温肾,以治此病之本,肃肺抑肝,以治此病之标,虚损之体,冀可渐复,鼻衄之疾,亦当渐愈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