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温医案

病情概述

王男,神气萧然,高热一周,第二天即耳聋,谵语,两手痉动。此症非外邪、温邪初期所见,预后不良。

初诊

  • 方剂
    • 大豆卷12.0克
    • 黑山栀9.0克
    • 陈胆星6.0克
    • 石菖蒲12.0克
    • 黄芩9.0克
    • 银柴胡4.5克
    • 带心川贝6.0克
    • 广郁金4.5克
    • 连翘9.0克
    • 白茅根一扎
    • 青蒿9.0克
    • 柴胡0.9克(吞)

二诊

  • 方剂
    • 石菖蒲9.0克
    • 连翘9.0克
    • 白薇9.0克
    • 苦参片6.0克
    • 赤茯9.0克
    • 陈胆星4.5克
    • 黄芩9.0克
    • 青蒿子9.0克
    • 银花9.0克
    • 柴胡0.9克(吞)

三诊

  • 方剂
    • 天花粉12.0克
    • 银花12.0克
    • 黄芩6.0克
    • 石菖蒲9.0克
    • 肥知母9.0克
    • 连翘9.0克
    • 山栀9.0克
    • 广地龙9.0克
    • 白茅根一扎
    • 绿豆衣18.0克
    • 青蒿子9.0克

原按

  • 服昨药,神志大清,惟懊侬不已。

四诊

  • 方剂
    • 天花粉12克
    • 黄芩6克
    • 紫花地丁9克
    • 白薇9克
    • 粉甘草3克
    • 银柴胡6克
    • 净连翘9克
    • 苦丁茶9克
    • 银花15克
    • 茅芦根各30克

五诊

  • 方剂
    • 川黄柏6克
    • 银花炭12克
    • 飞滑石9克(包)
    • 带心川贝6克
    • 苦参片9克
    • 嫩白薇9克
    • 连翘9克
    • 石菖蒲9克
    • 淡竹叶30片
    • 粉甘草3克
    • 炒荠菜花12克

六诊

  • 方剂
    • 川雅连1.2克
    • 苦参片6克
    • 赤苓9克
    • 革薢9克
    • 连翘9克
    • 黄柏6克
    • 黄芩6克
    • 通草3克
    • 泽泻9克
    • 石菖蒲9克
    • 生熟苡仁各1.2克
    • 甘露消毒丹30克(分二次泡茶)

七诊

  • 按语
    • 此诊时病发热早轻暮重,但最高不超出38.9℃。
    • 湿温病之白,半因于多汗,皮肤不清洁;半因于毒素由肌腠外泄。医者要在任其自汗,强之使出不可也,故时医从疏散法透瘖,等于揠苗助长。

八诊

  • 方剂
    • 川黄柏4.5克
    • 银花炭12克
    • 飞滑石9克(包)
    • 带心川贝6克
    • 苦参片9克
    • 银花炭12克
    • 通草3克
    • 生地榆12克
    • 赤苓9克
    • 嫩白薇9克
    • 荷叶一角

九诊

  • 方剂
    • 前方加艾叶6克
    • 藕节五只
    • 杭白芍9克
    • 乌梅6克
    • 去赤苓、通草、荠菜花

原按

  • 此案高热一周即见耳聋、谵语,两手痉动等病情严重之象,是伤寒之重者。初予清热开窍之方,加紫雪丹镇痉熄风,药证相投,应手而效,神转清朗。因其病灶在肠,继则直清阳明,苦寒坚肠抑菌,避免了肠出血的并发症,大大缩短了疗程。七诊时,葛根用至24克之多,一则取其长于解热,二则取其能松肌,有促进毒素排泄之功效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