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临证医案
第一节 风湿免疫疾病医案
一、系统性红斑狼疮
(一) 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外感案
患者信息:
- 姓名:孙某
- 年龄:28岁
- 地址:龙潭
- 电话:151×××××523
主诉: 面部红斑,咽喉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。
初诊时间: 2007年7月12日
病史: 系统性红斑狼疮十年,2007年6月因右下肺感染入住江苏省中医院治疗,B超示:脾脏肿大,肋间厚4.5cm, 肋下1.2cm。小便尿蛋白(+)~(++)。
现症:
- 面部红斑隐隐
- 咽喉痒痛
- 时有咳嗽
- 苔薄腻微黄
- 舌黯红
- 脉细弦
证属: 肾虚阴亏,瘀热内蕴,风热袭肺,内外合邪,壅聚咽喉。
治法: 清肺利咽,化痰散结,益肾化瘀。
处方:
- 黄芩 30g
- 鱼腥草 30g
- 白花蛇舌草 30g
- 山栀 10g
- 大贝母 10g
- 玄参 12g
- 夏枯草 12g
- 生地黄 20g
- 山萸肉 10g
- 丹皮 10g
- 桔梗 10g
- 牛蒡子 10g
- 甘草 5g
复诊情况:
-
2007年7月19日:咳嗽已平,晨起略有咽喉疼痛,舌脉如前。
- 处方去贝母、牛蒡子,加山豆根 10g、麦冬 12g。
-
2007年10月11日:咽喉疼痛加剧,微痒,无痰,大便日行三次,偏稀。
- 处方:
- 连翘 12g
- 马勃 8g
- 银花 30g
- 桔梗 12g
- 白术 10g
- 菟丝子 20g
- 生地黄 20g
- 芡实 30g
- 青风藤 25g
- 半枝莲 20g
- 山萸肉 10g
- 甘草 5g
- 处方:
-
2007年11月15日:面部红斑隐隐,无明显不适,苔薄黄,舌黯红,脉细。
- 处方:
- 生地黄 15g
- 熟地黄 15g
- 山萸肉 10g
- 菟丝子 30g
- 丹皮 10g
- 益母草 10g
- 白花蛇舌草 20g
- 半枝莲 20g
- 青风藤 25g
- 青蒿 20g
- 连翘 15g
- 石韦 30g
- 桔梗 10g
- 甘草 5g
- 处方:
按语: SLE患者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病情反复迁延,导致素体阴虚火旺,肺卫失充,外邪易于乘虚侵犯,入里化热,内外合邪,反复交攻肺系咽喉。此类患者对治卫表肺系症状的同时,参入益肾养阴,清化瘀毒之品,标本同治,内外兼顾,方能使邪祛正复,缓解病情,否则,徒恃清解疏表,宣散外邪,则易致已虚之阴津更耗,卫表更无补养之源,抗邪御病能力更为低下,六淫外邪可反复出入致病,使病情拖沓迁延,患者痛苦难当。金实教授对此类邪热蕴肺之证,常主张重用黄芩、鱼腥草、银花、连翘等清解肺卫热毒之品,盖SLE患者,本有伏火瘀毒于体内燔灼暗耗,加之外邪从阳化热,内外交攻,则气血阴津损伤更剧,若依常法轻清宣解,则常有病重药轻、缓不济急之感,是以重用清热解毒、凉解透表之品,直入病灶,斩将夺关,每能起到截断病势,扭转病情之功,使症状迅速获得控制与缓解,再转入SLE本病论治以收功,此亦金实教授临证一妙法也。
(二)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身痛肝损案
患者信息:
- 姓名:施某
- 年龄:40岁
- 地址:江苏洪泽
主诉: 面颧红斑,周身疼痛半年。
初诊时间: 2007年4月17日
现症:
- 肘、臂下肢关节肌肉疼痛
- 头晕
- 纳可
- 大便干结
- 月经三个月未潮
- 苔薄白
- 舌紫气
- 脉细
证属: 肾虚肝旺,瘀毒内蕴,冲任失养,风痰痹阻。
治法: 益肾平肝,清化瘀毒,通调冲任,祛风通络。
处方:
- 生地黄 15g
- 熟地黄 15g
- 山萸肉 10g
- 丹皮 10g
- 白花蛇舌草 30g
- 半枝莲 20g
- 青蒿 20g
- 菊花 10g
- 白蒺藜 15g
- 防风 15g
- 白芷 12g
- 灵仙 20g
- 蜈蚣 3条
- 全当归 10g
- 益母草 20g
- 大枣 5枚
复诊情况:
-
2007年4月30日:周身关节肌肉疼痛显着减轻,仍头晕,大便干结,月经来潮,量少,色紫黯,夹小血块。
- 处方:2007-4-17方加制大黄(后下)8g, 地鳖虫4g。
-
2007年5月15日:头晕身痛减轻,肩颈仍有酸冷疼痛。
- 处方:2007-4-17方加垂盆草40g, 制川草乌各5g, 去菊花。
-
2007年5月29日:头晕身痛减轻,仍时有头痛、腰痛,大便干结,月经量少,苔薄,舌红,脉细。
- 处方:2007-4-17方去白蒺藜,蜈蚣改2条,加制大黄6g, 地鳖虫6g, 垂盆草40g。
-
2007年7月19日:服药三个月,复查ANA滴度下降,RF(-), CRP(-), IgG 17.3g/L, ESR(-), 血常规正常;肝功能:AST 26U/L, ALT 46U/L; 抗SSA(+), 抗ds-DNA(-), 尿WBC(++)。
- 处方:
- 生地 20g
- 山萸肉 10g
- 丹皮 10g
- 白花蛇舌草 30g
- 黄柏 10g
- 蒲公英 30g
- 垂盆草 50g
- 篇蓄 30g
- 瞿麦 20g
- 车前草 30g
- 枳壳 10g
- 制大黄 5g
- 砂仁(后下)4g
- 川朴 10g
- 甘草 4g
- 处方:
按语: 本案患者症状多变,病情纷杂,此起彼伏,层出不穷。然借由此案之错综繁乱,亦可窥见金实教授处理SLE患者之思路与手法的灵活多变和独到心得,有利于学者从中总结出用药心得与规律。该患者先是以面颧红斑、头晕头痛、周身疼痛、月经停闭、肝功能轻度异常等为主诉求诊,金实教授在益肾化毒的基础上,加用白蒺藜、菊花以清热平肝,并运用祛风通络之品以蠲其痹,佐以全当归、益母草调理冲任,活血通经,药后经水即通,诸症见缓,然患者又现胃脘胀痛、嗳气等肝胃不和之症,金实教授随即改以益气养阴,行气和胃之品以治之,甫见初效,却又见患者继发尿路感染、小便频急灼热等症,是以换投清热利湿通淋之篇蓄、瞿麦、车前草等清利下焦湿热。投药方效,患者旋又并发表证身热,故转方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化裁以清化少阳毒热,解表透邪于外。热退邪除之后,病情稍渐稳定两月,之后又因患者感受外邪,服用抗生素而损伤肝脏,造成肝功异常,且波及冲任,出现经水淋漓不尽之象。金实教授对此类气阴两虚,肝肾亏虚之崩漏诸证,恒喜投用张锡纯之固冲汤加减化裁治疗之,配以清热凉血之品,并佐以清热退黄,保肝降酶之垂盆草,如此用药,同时顾护肾虚阴亏、气血不足、冲任不固、肝胆湿热等病机,并于肝功渐趋稳定之际,调整用药比例,佐入枸杞、女贞子等平补肝阴之品,以补其湿热戕害之伤。在历时约十个月的反复波折、此起彼伏、多脏俱病的缠斗之后,患者的病情终于在金实教授的细心辨证、精心调理下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与长时间的稳定,从而能够恢复正常生活作息,回归家庭与工作。由此案例可见,临床处理狼疮SLE患者的百变病情,除了小心谨慎之外,更要有熟稔妇科、呼吸、消化、风湿等科室之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、用药规律、病因病机之高度宏观掌控能力,方可全盘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之千变万化,发挥中医中药之整体调节、复方用药的优势,灵活解决各种变症而又同时兼顾本病,歼其主力而破其奥援,剪叶拔根同施不废,方不至于落入头痛治头、脚痛医脚的粗工下医,误人害己。
(三) 系统性红斑狼疮闭经半年案
患者信息:
- 姓名:杨某
- 年龄:28岁
- 地址:南京雨花区
主诉: 颜面红斑、浮肿,闭经半年。
初诊时间: 2005年6月7日
现症:
- 面浮而肿
- 停经半年
- 苔薄白
- 舌红
- 脉细
证属: 肝肾阴虚,瘀毒内阻,冲任失养,水湿内停。
治法: 益肾养肝,清化瘀毒,调补冲任,利水消肿。
处方:
- 生地黄 15g
- 熟地黄 15g
- 山萸肉 10g
- 菟丝子 30g
- 丹皮 10g
- 白花蛇舌草 30g
- 半枝莲 20g
- 泽泻 25g
- 雷公藤 12g(先煎)
- 鸡血藤 12g
- 桃仁 10g
复诊情况:
-
2005年7月12日:ALT 12U/L, AST 20U/L, A/G=41.2/24.2, 尿酸 234μmol/L, Ur 12.37mmol/L, Cr 0.62μmol/L, TG 0.96g/L, WBC 5.8×10°/L, RBC 4.47×102/L, Hb 132g/L, PLT 238×10°/L, ANA 1:16, 抗ds-DNA(-)。已停用雷公藤多苷片,余症如前,苔薄白,舌红,脉细。
- 处方:2005年6月21日方加全当归 10g, 卷柏 10g, 水蛭 6g。
-
2005年8月30日:症状不明显,月经近1年未行,尿蛋白(-),苔薄白,舌红,脉细。
- 处方:
- 生地黄 15g
- 熟地黄 15g
- 山萸肉 10g
- 菟丝子 30g
- 丹皮 10g
- 白花蛇舌草 30g
- 半枝莲 20g
- 泽泻 25g
- 全当归 10g
- 水蛭 6g
- 桃仁 10g
- 青风藤 30g
- 雷公藤 6g(先煎)
- 处方:
-
2005年9月29日:无明显不适,苔黄腻,舌红,脉细。月经1年未行,但已于上周来潮。
- 处方:
- 生地黄 15g
- 熟地黄 15g
- 山萸肉 10g
- 菟丝子 10g
- 丹皮 10g
- 白花蛇舌草 30g
- 半枝莲 20g
- 泽泻 25g
- 全当归 10g
- 桃仁 10g
- 雷公藤 6g(先煎)
- 青风藤 30g
- 桃仁 10g
- 处方:
-
2005年10月28日:SLE, 月经1年未行,经治月经已来潮两次,本次月经已来两天,量少,苔薄白,舌红,脉细。
- 处方:
- 生地黄 15g
- 熟地黄 15g
- 山萸肉 10g
- 菟丝子 30g
- 丹皮 10g
- 白花蛇舌草 30g
- 半枝莲 20g
- 泽泻 25g
- 全当归 10g
- 桃仁 10g
- 雷公藤 6g(先煎)
- 青风藤 30g
- 桃仁 10g
- 泽兰 10g
- 处方:
-
2006年2月16日:月经已正常五个月,经量正常,仅服泼尼松每日 10mg 与中药汤剂,自觉近日尿频,余无明显不适,舌脉如前。
- 处方:
- 生地黄 15g
- 熟地黄 15g
- 山萸肉 10g
- 菟丝子 30g
- 丹皮 10g
- 白花蛇舌草 30g
- 半枝莲 20g
- 泽泻 25g
- 全当归 10g
- 青风藤 30g
- 六月雪 20g
- 石韦 30g
- 金樱子 30g
- 处方:
按语: 本案患者以月经停闭半年为主诉而来就诊,SLE患者由于本病之影响,或激素、雷公藤等药物作用,往往有月经愆期、提前、淋漓难净或闭经等月经不调诸症,一般情况下不作主症处理,如患者在病情相对稳定、无明显脏器损害的前提下,可作为主要兼症而调治之。本案患者年龄较轻,正当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