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 张某
  • 性别: 男
  • 年龄: 33岁
  • 初诊日期: 2007年1月14日

主诉

患者诉胃脘部痞闷3天,伴背痛,得温痛减,无反酸嗳气,无呃逆,偶有心悸,纳呆,二便睡眠正常。

体征

  • 舌象: 淡
  • 苔象: 白
  • 脉象: 弦缓

初诊方剂

  • 方剂: 小柴胡汤合小建中汤、良附丸
  • 药物组成:
    • 柴胡 10g
    • 黄芩 10g
    • 桂枝 10g
    • 白芍 20g
    • 半夏 10g
    • 党参 10g
    • 高良姜 10g
    • 香附 15g
    • 鸡内金 15g
    • 煅瓦楞子 30g
    • 枳实 15g
    • 白术 10g
    • 木香 10g
    • 炒莱菔子 10g
    • 砂仁 10g
    • 炙甘草 10g

二诊方剂

  • 方剂: 去桂枝、白芍,加旋覆花 15g,代赭石 30g,刀豆子 15g,甘松 10g,竹茹 10g,玉竹 15g

按语

本例所用方剂为小柴胡汤合小建中汤、良附丸的加减应用。患者少阳枢机不利,中焦虚寒,气机郁滞,故见胃脘部痞闷,伴上背痛,得温痛减,纳呆,舌淡苔白,脉弦缓,故用小柴胡汤合小建中汤和解少阳,温中补虚,缓急止痛;合良附丸行气疏肝,祛寒止痛。加枳实、木香行气除痞止痛;鸡内金、炒莱菔子消食除痞;煅瓦楞子制酸止痛;白术、砂仁化湿健脾和胃。诸药合用,共奏和胃止痛之功。二诊时,患者症状减轻,偶有胃脘部痞塞,故去调和营卫之桂枝、白芍,而用旋覆花、代赭石加大降气之力,刀豆子、甘松理气开郁,竹茹、玉竹清胃热滋胃阴。服药7剂后,患者胃脘部症状消失,食欲恢复正常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