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58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12年7月15日

主诉

左侧偏身感觉异常3月余。

病史

  • 发病时间:3个月前
  • 发病情况:无明显诱因于洗脚时突发左侧偏身感觉麻木、疼痛
  • 诊断:脱髓鞘病
  • 治疗情况:经某医院营养神经、激素、B族维生素等对症治疗,疗效不满意

刻下症见

  • 神志:清楚
  • 精神状态:可
  • 左侧偏身症状:不知冷热,伴有麻木及胀痛,时有火热感,左侧T7以下较重,持续性发作,时轻时重
  • 饮食:纳可
  • 睡眠:安
  • 二便:调
  • 舌象:淡
  • 苔象:白
  • 脉象:弦滑
  • 体征:四肢肌力Ⅴ级,左侧T7以下针刺觉减退,生理反射存在,病理反射未引出
  • 血压:140/80 mmHg

辅助检查

  • MRI检查:①T9椎体血管瘤;②颈椎5~7椎间盘突出;③腰椎4~5椎间盘膨出

中医诊断

  • 中医诊断:痹症

西医诊断

  • 西医诊断:①脱髓鞘病;②颈椎病;③腰椎病

针刺治疗

  • 穴位:督脉大椎、陶道、身柱、神道、灵台、至阳及C2~C5、T1~T7夹脊穴,委中、秩边
  • 操作
    • 患者取俯卧位
    • 局部常规消毒
    • 选用0.30 mm×40 mm毫针
    • 先直刺督脉、C2~C5夹脊穴
    • 然后与皮肤呈45°角向下斜刺T1~T7夹脊穴,深度15~25 mm
    • 颈夹脊穴、委中、秩边进针后采用小幅度低频率补法,使局部有酸麻胀感
    • 其余穴位常规针刺后行平补平泻
  • 留针时间:30分钟
  • 治疗频率:每日1次,1周治疗6次,2周为一疗程
  • 疗程:治疗2个疗程后,麻痛症状时轻时重,治疗效果不甚满意,遂不再行针刺治疗

复诊情况

  • 复诊时间:2014年10月26日
  • 症状变化:在过去的1年多内,又辗转北京、天津多家大型三甲医院,经MRI、CT等多项理化检查,均未查出有损伤神经血管的器质性病变
  • 治疗调整:在原针灸处方的基础上重点加调神开窍解郁的穴位:百会、四神聪、神门、内关、间使
  • 治疗频率:每日1次,1周治疗6次,2周为一疗程
  • 疗程:治疗半个疗程后,知寒热,麻木、疼痛感明显缓解,又经半个疗程治疗,症状基本消失,继续巩固治疗1个疗程,随访6个月未复发

按语

  • 诊断:顽固性偏身感觉异常2年,多处寻医问药无果,既已排除器质性疾病,故从心理方面入手考虑,有明确心理方面的诱因,明显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形式障碍,总怀疑自己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,进行无休止的反复检查,故可诊断为隐匿性抑郁症,属中医“郁证”范畴
  • 病因: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多种因素影响产生气、血、痰、火、湿等病机变化,而出现精神症状和多种躯体症状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